建筑工程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曾宪义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曾宪义
[导读] 摘要: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与项目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
        身份证号码:44058219911102xxxx
        摘要: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与项目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企业的管理层,更要不断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并将安全生产,安全责任的意识从上至下贯彻下去,形成企业的安全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从企业整体层面上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与能力,进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完成。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不完善
        从管理制度层面上来看,科学有效的制度和体系是形成有效管理的前提,安全管理工作更是直接体现这一说法。在我国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中,虽然在项目前期还未动工前都设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责任追查制度,并具体规定各项安全管理控制环节中的内容。但一旦施工项目开始动工,就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诸如赶施工进度或为降低成本造价等其他问题,逐渐地开始忽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对于先前制定制度的有效落实,而相应的管理方也由于责任制度上的不完善难以追究其根源,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或发现任何安全隐患等问题后更加难以处理。
        1.2 建筑施工技术存在隐患
        我国很多建筑单位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因此导致了很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除此在外,很多施工单位对一些法律法规的执行也不到位,管理人员不能将这些规定及时的落实到施工中,久而久之,施工人员也越来越不重视,从而出现了很多技术操作不当的现象。比如:施工人员不按照规定对其进行操作,从而造成了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以及脚手板没有满铺等,这些都会直接让施工安全存在隐患。模板支撑系统出现不稳定的原因是因为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并且很多的施工现场经常出现钢材与木材混合在一起的情况,从而导致了纵横支撑力不均匀的情况。此外,建筑施工中也经常出现拆模违规的现象,这些问题的来源都是因为施工人员不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引起的,从而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的现象。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常常会选用施工技术水平较低但成本价格较低的施工团队进行相应的施工操作。但是这些施工团队由于施工技术水平较低,不仅就会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并且在施工时经常会进行一些错误的施工操作,导致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并且一些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始较低,没有严格执行施工单位的施工操作规范,只凭自己的施工经验和判断进行相应的施工操作,极易引起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环境的角度来看,切实加强对于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是极为必要的,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环境一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其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进而也就会导致其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对应的也就比较多,因此,更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所以说,在这一现状的要求下,加强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也就显得极为必要,是维系建筑工程正常进行的基础所在。
        (2)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角度来看,切实加强对于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也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施工人员可以说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元素,保障这些施工人员的安全也就显得极为关键,但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的话,必然会导致施工人员的损伤,因此,为了保障这种施工人员的安全,就应该着重加强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3)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看,切实加强对于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也是极为必要的,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按时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且赢得更高的经济利润,而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这一目标是有影响的,其不仅仅会耽误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还极有可能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造成较大的影响,最终影响施工单位的获益状况,因此,加强安全管理极为必要。


        三、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问题的应对方式
        1.强化现场安全监管检查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监督是所有施工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落实政府的各种规章制度,对施工中出现违反规章的各种指挥,操作行为在其造成错误后果之前及时纠正,提高施工操作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从业者的责任精神。还要实时掌控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对潜在威胁工程安全的问题及时查找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除了按照安全体制,遵守安全规章之外,更重要的是施工单位的安全工作能否达到标准要求。标准化操作需要监查来确保,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则要依靠心理上树立“必须依据规定,必须达到标准,违反行为必须改正”的态度,依靠在工作中使社会工会,相关单位以及工人群众发挥应有的作用,依靠把监查责任落实到各个季节,节日,落实到每天日常的定期检查,落实到所有具备专业素质的安全检查中。
        2.建立完善安全目标的管理体制
        安全目标的定义是:建筑工程进行有效安全管理所必须达成的指标,是安全控制做到真实有效的重要指向。明白清楚的安全目标可以清晰施工安全管理,消除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危险元素,从而保障施工者的人身健康安全。在制定安全目标时,如果各施工企业想要达到科学,明确的具体目标,就需要将目标一层一层地分解,切合实际地落实到各个施工主体和岗位,做好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以保证其去履行应落实的责任。另外,还可以通过考试等方法使从业者更为全面的提升对于安全施工生产的认识。
        3.加强对于现场施工中危险源头的管控
        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刚刚开始就充分重视起来,在施工准备阶段,企业应清楚所施工工程的类型特点,规模,全方位地考虑可能引发诸如人员伤亡,工人职业病,施工环境被破坏等安全事故的存在风險,排查各道工序中设施工具,人员环境等许多部分的危险源。对以上所有潜在威胁列成清单进行评价预估,有针对性地对引发事故概率最大,可能造成巨大危害的重大危险源制定出具有应时性,有效性的应急方案。方案应包含机器设备监控,应急材料人员组织以及技术方面的救护措施。
        4.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
        安全生产制度就是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安全,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施工任务而对生产操作及管理工作做出的规定,是组织施工活动和约束施工行为的模范准则。基于其定义,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必须和事故处理报告,安全赏罚,检查以及安全教育培训和责任制等生产施工的不同部分有机结合,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管理制度中最为基础的,直接有效的进行安全施工的组织手段。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不断向“高、大、难、精、尖”发展,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要求随之增加。必须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增加安全投入,保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法律法规。本文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人手,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为促进建筑行业向安全、文明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安全管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及措施[J].牛瑞翔.数码设计.2017(03)
        [2]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张喜.山西建筑.2018(08)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甄子伟.建材与装饰.2018(05)
        [4]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陶通龙,项燕.居业.2017(04)
        [5]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J].彭颖.建材与装饰.2018(05)
        [6]探讨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及措施[J].郑宇.建材与装饰.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