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浅述 吴玉凤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吴玉凤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项目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成本控制难度不断增加。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  730050
        摘要:随着建筑项目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成本控制难度不断增加。工程造价预算是项目成本控制的核心,根据项目施工要求,分别对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支出进行预算,形成项目成本预算体系。从理论层面分析,如果按照预算方案施工,能够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避免费用支出过多、资金不足的情况发生。然而,实际管理与理论分析存在较大差距,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频繁出现,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工程报价指标不全面
        工程预算需要根据报价金额开展,对施工材料、人力资源等各项支出上报的价格进行整理,根据施工材料需求,结合施工进度所需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需求,综合制订造价预算表格,将其作为工程成本控制依据。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开展,应先确定工程报价指标,根据设定指标询价,根据工程需求,选取价格最低的报价商作为合作方,将其作为工程造价预算数值。从理论层面上讲,该造价预算方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然而在实践工作开展中,出现了一些报价中未曾列出的费用支出指标。由此看来,当前工程选定的报价指标不全面,导致超预算情况出现。
        1.2工程造价项目变更较为频繁
        工程实施过程中,部分项资金充足,其他项资金严重不足,为了保证工程得以正常实施,采取项目变更法,从资金充足项中提取部分资金更改为其他项资金,从而补充资金空缺。如果资金变更情况在同一工程中仅出现1~3次,不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太大影响,成本能够得到控制。然而,大部分建筑工程造价结果显示,实际造价与预算造价数值相差较大,项目资金变更情况较为频繁。部分款项是由预算资金项变更为另外一项,然而在工程实施一半以上时,一些变更后的资金项出现资金过多、其他项资金不足情况,只能对此项资金进行再次变更。从工程实施开始至结束,项目资金经过多次变更,与最初设计的成本预算控制方案相差过多,加大了成本控制难度,导致工程总造价超出预算较多。
        1.3工程实施阶段造价变动较大
        工程预算阶段与工程实施阶段分别在两个不同时间段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者预算的工程造价在进入实施阶段后可能发生变化。据统计,很多工程出现造价变化情况,主要体现在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力资源3项指标造价的波动。虽然单项价格增加幅度较小,但是建筑工程造价耗费资源较多,导致总造价变动幅度较大,大大增加了项目成本。
        1.4工程造价工作人员技术能力薄弱
        造价工作人员除了具备一定财务知识以外,还需要掌握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经验,从而明确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费用支出,并对材料、人力资源价格变动情况具有一定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得预算结果更为精准。通过整理各个工程造价人员资料可知,大部分人员对财务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是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知识掌握较少,呈现出整体造价人员技术薄弱问题。
        2控制措施
        2.1完善工程造价预算体系
        第一,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本次工程施工要求,罗列出报价指标,将其作为基础报价指标。第二,利用所学的建筑工程实施知识,从理论层面分析工程实施期间可能遇到哪些意外,而这些意外会造成的支出费用款项,列入报价体系中,并标明“意外支出”。第三,收集其他类似建筑工程实施工程的造价报价指标、施工意外造价指标,将其作为本工程分析依据,将该分析环节得到的造价指标同样列入本工程报价体系中,形成完整的工程造价预算体系。

由于第二点和第三点列出的报价指标在本项目中出现的可能性较低,而第一点中各项指标造价出现的可能性在95  %以上。为了提高造价预算结果精准度,本文在完善工程造价预算体系时,提出工程造价指标层次划分,即按照指标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合理设置预算比例,用预算价格乘以预算比例,作为该指标最终的预算结果。该环节体现出第一点与第二、第三点提出的意外费用支出指标预算比例的不同,第一点设置为100  %,第二和第三点中的指标设置为30  %~40  %,使得工程造价预算体系整体预算精度得以提升。
        2.2严格把控工程造价项目变更
        由于工程在实施中,造价项目变更较为频繁,造成实际造价严重超出了预算的情况。针对此问题,应该严格把控工程造价项目变更,减少项目变更次数,控制变更资金。当项目某项资金不足,要求提出变更申请时,必须设计变更后各项资金使用方案,及时调整项目造价预算表,将其作为下一步施工计划参考依据,从而避免多次变更情况发生。考虑到以往资金变更出现了同一资金多次变更情况,所以要严格控制资金变动幅度。通常情况下,工程造价预算各项资金与实际应用需求相差较小,如果将意外情况考虑至其中,变化幅度不应超过25  %。因此,可以将此数值作为管理项目变更控制参考依据,要求不得超出该项总资金的25  %。如果出现极为特殊情况,提供材料证明项目资金变更需求,由项目多层管理人员审批,最终确定是否同意此次变更。这种管理方案,能够加强项目变更审核力度,严格把控变更幅度,有利于提高项目造价预算精准度。
        2.3加强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
        大部分工程项目在项目实施阶段才会购买材料、租赁设备、雇佣施工人员,而该时间段项目造价可能会增加。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本文提出并行管理方式,在项目预算阶段,与各个合作商签订合同,从而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该成本控制思维与期货类似,根据当前时段设置的价格签订合同,后期价格发生浮动仍然按照合同规定价格建立合作关系。这种管理方式的应用,即便实施阶段价格有所提升,也不会影响本项目造价,大大提高了预算精准度。该项策略的实施,需要全面分析购买材料、租赁设备、雇佣施工人员费用支出变化趋势,决定所有项,或者其中几项合作,尽可能控制项目造价。由此看来,工程造价人员财务数据分析能力必须达到一定标准,通过分析财务数据,明确费用支出情况,设计工程造价控制方案。
        2.4提高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综合能力
        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的财务能力较强,但是对建筑工程实施情况了解较少,不利于判断工程造价是否精准。由此看来,为了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精准度,提升造价预算人员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组织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参加工程实践培训活动,让其到达工程实施现场,查看每一个工程实施细节,根据施工期间遇到的问题,设计一些可能增加的意外支出,或者利用其他方法来控制成本。经过实践培训后,将多个工作人员总结的工程造价预算调整方案进行整理分析,彼此之间相互学习,从而提高工程预算分析能力。第二,对造价预算人员自身能力进行定期考核,督促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可以将预算考察、指标选取、预算方案设计、定价、审核等多项工作内容作为绩效考核指标,根据岗位不同,分别列入各自的绩效考核中。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为建筑单位培养出优秀的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人员,经过多年经验总结,培养自身综合能力。
        3结语
        本文围绕建筑工程造价超出工程预算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建筑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工程造价超出工程预算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从工程报价指标选取、工程造价项目变更、工程实施阶段造价变动、工程造价工作人员技术能力4个角度展开全面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杜坤.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与降低工程造价措施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2):34-35.
        [2]姜涛,高明,左振明.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与措施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7):176-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