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实施内科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颜静
[导读] 探讨内科综合治疗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颜静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内科综合治疗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医院消化内科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采取内科综合治疗的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过内科综合保守治疗,显效38例,有效42例,无效2例,有效率97.56%;平均住院22天;2例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转科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采取内科综合治疗方法,可促进患者病情稳定,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科综合治疗  效果观察
近几年来,由于受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措施不当,患者极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生命安全受到巨大威胁[1],病死率较高。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消化内科医师不断探讨的课题。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现笔者对科室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内科综合治疗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消化内科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符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22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6.4±2.6)岁;轻症71例,重症11例。诱因:酗酒46例、暴饮暴食24例、其他原因12例。
1.2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探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是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可靠指标,当血清ALT ≥ 100 U/L ,TBIL 23 mg/L时应考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可能。
1.3治疗方法: 对82例患者采取内科综合治疗 ,包括禁食、解痉镇痛、抑制胰腺分泌、输液、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菌素控制感染以及防治各种并发症等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控制饮食和胃肠减压:对于病情较轻患者可进食少量清淡流汁,如恶心、呕吐、腹胀症状明显时,应给予禁饮食,持续胃肠道减压处理。注意营养的补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鼻饲、肠外营养等进行营养供给;(2)纠正休克及电解质紊乱: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由于大量液体渗入腹腔,伴随呕吐、高热,丧失体液,可使循环量丧失40%而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是患者早期死亡原因。对此应迅速补充血容量,进行快速有效的液体恢复治疗,静脉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及时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保持尿排出量在5ml/kg,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的速度,防止心衰发生;(3)抗胰酶疗法: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H2受体拮抗剂,以抑制胃酸、胰液,胆汁分泌;⑷纠正低氧血症:早期给予持续正压辅助通气纠正低氧血症,依据血气分析监测结果调整呼吸机,使氧分压保持100mmHg/min,通气量130~150ml/kg体重,频率14~16次/min,氧浓度不超过50%,并随时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节律的变化,监测呼吸指标和意识状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⑸抗生素的应用: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⑹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定期进行血气检查分析,预防低氧血症,使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动态监测血、尿淀粉酶;行B超或CT检查了解胰腺病变情况,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1.4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评定:显效:血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CT示:胰腺组织正常。有效:血淀粉酶水平基本恢复正常,CT示:胰腺组织明显缩小。无效:血淀粉酶、胰腺组织变化不明显,甚有加重、恶化迹象。
   2 结果
对8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过内科综合保守治疗,显效38例,有效42例,无效2例,有效率97.56%;平均住院22天;2例患者发生梗阻及感染各1例转外科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
3讨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原因为患者胆道产生病变而导致胰管梗阻,外渗出胰液,破坏了胰腺防御,导致胰腺及周边组织产生炎性坏死或水肿,该病起病急,一般以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主诉就诊,部分伴有黄疸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休克、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甚至危及生命[2]。临床治疗有内科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针对该类患者,我们认为非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基础的治疗手段应贯穿于患者的整个病程中。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临床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在急性胰腺炎当中处于较高的水平,其并发症及病死率也很高。所以对其患者早期给予内科综合性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动态监测血、尿淀粉酶,复查B超或CT了解胰腺病变情况,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法,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对于病情加重,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时转科处理,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该组病例经过内科综合治疗,其治疗有效率达97.56%;平均住院22天;2例患者病情严重患者及时转外科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
总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起病急,而且病情发展很快,如果不能够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纳内科综合疗法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当中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以及病死率。但是急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复发率,该组病例未对其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统计。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出院告知,嘱患者定期进行血脂检查,指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控制饮食,同时加强锻炼,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可预防复发,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井先成.探析急诊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89-90.
[2]陈浩,鲁临,吉布席,黄传兰,徐向明,谭洪武,季涛,王健,彭利军. 血清生化指标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J].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02):112-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