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数学游戏这一教学手段成为了当前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托。对此,本文将在明确了游戏化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数学游戏的具体理论依托、应用原则、现实价值以及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力求以此来不断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教学价值
1 数学游戏的应用价值
1.1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与语文、英语等学科相比较而言,数学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性,数学知识及数学概念较为抽象化。由于当前小学生心理、年龄所限制,抽象化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为了保证学生迅速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教师需要不断优化学习形式,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长度单位”相关知识点时,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选择三个身高不同的学生,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开,通过当前教学方面的设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概念。
1.2 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与传统巩固学生数学知识认识相比较而言,数学游戏有着较为独特的优势,通过数学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基于此,在数学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符合学生爱玩天性的游戏形式。而学生天性得到释放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数学知识得到彰显的过程。总而言之,在数学游戏的作用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譬如上述所介绍的例子,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3 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成为当前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数学游戏对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要结合当前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数学游戏进行有机结合,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游戏
2.1 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托优化数学游戏设计
小学生的身心具有不成熟的特点,所以游戏设计不能过于深奥。游戏活动的思维模式也不能成人化,而是要设计一些能够被小学生迅速接受的内容。这样的设计就能够符合小学生的需求。小学低段的游戏教学要偏向游戏,突出游戏活动的趣味性。而小学高段的游戏教学要注重知识的融入,不断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设计游戏教学活动还要和所教内容结合起来,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那么,这就能够实现游戏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
2.2 利用数学游戏优化导入环节
课堂伊始,由于处于刚结束课间休息的状态,很多学生的注意力相对分散,这时候教师的导入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要顺应学生的精神状态进行游戏的导入教学,来一招“顺水推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通过设计相关的教学游戏,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积极性,营造愉快乐学的教学气氛,这样的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设计摸球游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能性”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摸球游戏是这样的:首先,数学教师可以拿一个口袋,里面装6个球,这6个球全部都是黄色的。装好后把学生进行分组,游戏设计6人一组,让其中一组学生进行摸球,并分别用“一定”“不可能”进行描述。然后,换一个口袋是装有3个红球、3个绿球的袋子,让另一组学生进行摸球,并用“可能”进行描述,更好地体会时间的可能性。利用这样的游戏进行导入,既可以避免沉闷的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2.3 利用数学游戏开展新知识的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可能就是教师给学生们不断地灌输知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但是我们都知道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觉到数字比较的枯燥无味或者抽象空洞,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书本上的内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做游戏学习掌握知识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性和巩固记忆,游戏教学法比一味地讲授灌输知识更重要。比如在学习数学加减法一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一个学生代表“1”,最开始让三个学生站在一起,然后再加入两个学生,教师询问学生现在讲台上有多个学生,学生通过数数,知道了“3+2=5”的计算公式,教师通过多举几个案例,这样以此类推,小学生就会更好地掌握并牢记公式,让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样学生们还可能学会举一返三,开拓思维,学会创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应用游戏教学法会让教学添加一抹不一样的色彩,学生们也会更加积极投入,让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数学。
2.4 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多地将现代科技运用于教学,使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当前的小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大量的科技产品,如电脑、平板、手机、学习机等。将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加以创新,可能会导致学生丧失新鲜感,因此,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游戏形式。首先,要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数学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很多小学生依靠自身的思考和想象很难深入理解,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而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直观的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不仅增加了内容的可理解性,还可以很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时,很多小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等缺乏想象,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态的三维图形,让学生直观理解教学内容。另外,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游戏创设情境,制造声光背景等,以此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要科学运用数学类的学习程序和益智游戏来开展教学。小学生的生活中充斥着电子产品,完全阻止他们使用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加以科学选择和引导,将游戏变为学习的工具。例如,教师选择一些权威机构设计发布的数学学习程序或小游戏,引导学生科学有节制地使用,将其变为数学学习的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5 在学生练习环节积极应用数学游戏
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的过程。数学教师可以在练习中创设一些游戏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技巧,从而更好地完成练习作业。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而找到解决的方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进一步对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教师在练习中设计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题目大意为:灰太狼想吃喜羊羊,喜羊羊必须与羊村的村民们团结起来对抗灰太狼。那么,现在让9个人代表羊村的村民,其余的学生说“灰太狼灰太狼几点了?”这时候老师说“2点了”,那这时候羊村的村民们每2只羊抱在一起,那么剩下的羊列出算式就是:9÷2=4……1,那就是剩下一只羊。通过这样的练习游戏,把数学练习变得更加趣味化和生活化,更好地让学生进行思考,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热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教师要加强数学游戏的应用,明确其教育教学价值,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吴昌红. 浅谈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8):168.
[2]熊成霞.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成功:中下, 2018(3):00114-00114.
[3]李井玉. 论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交流, 2018, 000(015):220.
[4]马飞. 浅析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 000(00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