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成本管理在饲料加工企业的应用分析 谈飞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谈飞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饲料加工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与全球化的经济接轨。
        扬州牧羊唯美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饲料加工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与全球化的经济接轨。如今的饲料加工企业要试着将现代管理制度与本企业现行的管理制度相结合,这个过程中包括完善本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更新相关的财务管理理念、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等。但是在我看来,这些相关管理理念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对于饲料加工企业来说,只需要改善其中某一方面的内容即可,比如成本和资金的管理,只有控制了成本,才能确定最终成果的质量。如此,才能在最好质量的情况之下,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综上所述,改进和完善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且与现代管理制度结合对于饲料加工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精益成本管理;饲料加工企业;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有研究表明,在猪场、鸡场等企业中饲料费用占整个生产成本的60%~80%,大量饲料企业试图通过降低饲料成本促进自身发展,所以,对饲料品质与价格要求极高。目前,纵观整个饲料行业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是否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已经是很多企业面临的直接问题,解决该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成本控制情况,也就是所谓的降低成本,占领市场,扩大效益。但饲料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并未全面明确,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饲料企业对成本管理的关键控制点作一综述。
        1 进行饲料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饲料生产成本管理研究过程中,首先要对饲料生产成本控制对于整个饲料生产过程的重要意义的探索研究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对饲料生产成本控制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从优化饲料原材料控制、完善设备维护策略等角度出发,进行饲料生产成本控制方法策略的研究工作,保证所制定的饲料生产成本控制方法能够满足成本控制的实际需要。截至目前为止,在进行饲料生产过程中,进行管理的研究核心并没有涉及到对于成本控制的内容的设计,在进行成本控制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引进成本控制方式方法。这就导致最终制定出来的成本控制方法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导致饲料生产过程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针对饲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饲料加工企业在进行饲料生产管理方法的引进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的研究工作,解决饲料生产过程和成本控制过程的脱节问题。与此同时,可以看出,在后续的饲料生产管理研究过程中,如何充分的结合饲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饲料生产成本管理和饲料生产的共同发展,是未来饲料企业进行饲料生产要关注的核心领域范围之一。
        2 精益成本管理在饲料加工企业的应用
        2.1 饲料原料成本的控制
        饲料原料包括该饲料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全部原材料及半成品,同一类饲料不同企业会采用不同的配方,所以需要的原料也不一样,还有一些企业会添加一些营养物质,既能达到很好的饲喂效果,又能体现自己产品的特色。研究表明,在猪饲料中添加一些非人类可食用的替代成分,如豆类和油籽,当有效下调抗营养因子ANF的水平时,可以降低猪饲料的生产成本;随着饲料开发技术的蓬勃发展,果皮膳食有望成为替代家禽日粮中的原料成分,进而提高家禽饲料利用率,并有可能降低饲料原料成本及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猪场生产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饲料成本,但使用豆科植物种子等替代成分可能有助于降低这一成本,所有饲料企业可以考虑将豆科植物进行半加工;常规饲料中主要供给蛋白质的是成本较高的大豆和鱼粉,而黑水虻幼虫可部分替代肉鸡饲料中的大豆和鱼粉,发挥供给蛋白的功能。由此可知,饲料企业可以根据原料价格波动实际情况,在寻求性价比最高的原料配方基础上可以采用一些原料替代成分。这些需要购买的原料是饲料企业成本管理关键控制点的源头。


        2.2 合作商的财务管理
        饲料加工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就要与原料的供应商和最终产品的经销商密切合作。由于饲料加工市场的原始价格的不稳定和市场的不稳定,导致企业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和原料供应商密切合作,如此就能使原料价格稳定,利润进一步稳定,进而使市场的风险降低。要想保证市场利润,就要求饲料加工企业与市场供应商保持密切的关系,与供应商保证良好的联系,就能提高合约价格,如此,当销售市场的竞争加大之后,就能进一步的抢占市场份额,从而扩大销售量,进而保证利润最大化。因此,要想使饲料生产企业持续长久的发展,就一定要和原料供应商和最终产品的经销商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如此,经销商就不会在市场每况愈下时,通过拖欠工资,大量赊账的方法来改善市场,如此,饲料加工企业就不会出现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但是,现在的市场中,饲料加工企业、供应商、经销商三者之间都是通过各自的思维,进行独立盈利,这就无法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由于三者之间缺乏合作,不能进行统一的培训管理,就使饲料加工企业、供应商、经销商无法统一行动,形成完整的生产头脑,这就使生产成本无法有效的下降,也同时导致市场的稳定性不断下降,也使企业的利润无法长久且稳定的存在。
        2.3 生产后成本的控制
        关于饲料的生产成本,除了原料与加工所需的费用外,还有一部分较大组成即生产后成本,如储存、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这一部分费用也不可避免,所占比例不可忽视。首先,生产后饲料的储存受很多因素及技术影响,如季节问题,夏季高温潮湿,蚊虫及微生物生长迅速,夏季储存饲料难度较大,常常容易发生变质或霉变、适口性下降等情况。所以,夏季应适度优化储存环境、适度通风且安置防蚊虫等设备,但也不要过度投入,应提高库房利用率,避免造成浪费,增加储存成本。其次,销售情况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问题,研究显示,饲料加工企业的饲料成本正逐渐上升,破使饲料价格高居不下,进而使销售量发生萎缩,销售萎缩又会造成产品积压、劳动力过剩,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将饲料企业置于一个恶性循环的轨道上。因此,销售为生产后的重中之重,应对销售人员的专业水平及销售技巧给予一定引导,并使全体工作人员为销售环节提供辅助与支持。再次,运输费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成本,且占比越来越大,根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预下一年计每吨饲料成本上涨35%~38%,传统运输饲料采用的是袋袋运输,现已有公司采用大型散装车进行散装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劳动力及包装成本;另外还可以适量生产浓缩饲料,降低运输与储存成本。最后,关于售后服务问题,在饲料行业的发展趋势下顾问型销售应运而生,销售人员身兼多职,在做好销售的同时做好售前与售后技术服务工作,所以企业应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减少售后技术岗位的设置,降低人工成本。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饲料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关键点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的重视到饲料管理的成本控制,并根据对饲料原材料利用、设备维护层面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饲料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和原材料利用方法手段,完善饲料生产成本管理体制的建设,进而有效保证饲料生产的高效率完成。
        参考文献:
        [1]张立胜.高密度水产养殖如何节约饲料成本[J].水产养殖,2011(3):124.
        [2]艾景军,翟云峰,朱丽.饲料配方优化及成本控制技术[J].饲料与畜牧,2010(2):33.
        [3]王增敏.饲料生产环节安全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96.
        作者简介:谈飞,身份证号:32108119830907xxxx,男,汉族,籍贯:江苏仪征,本科,研究方向:机械电气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