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逢篆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李逢篆
[导读] 过去数学教育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形式主义严重,没有让学生从知识学习过程中,收获良好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品质。
        摘要:过去数学教育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形式主义严重,没有让学生从知识学习过程中,收获良好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品质。面对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这种教育形态必须调整、必须改变。教师需要多元化教学,用趣味性十足的方法吸引学生。教师要活用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明白生活就是大舞台、大课堂,随时随地学习。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为例,分析微课的使用思路,旨在通过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助力学生更顺利的掌握数学知识,活络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数学理解。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思路

前言:数学是一门趣味性是很强但理解存在一定难度的学科。这和数学知识比较复杂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有了亲身体验就能够明白知识点的原理。但数学概念众多,仅凭单纯体验显然并不现实。此时就可以使用微课教学。微课内容短但知识点扎实,学生可以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微课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数学教育一定要用这样的手段,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明白生活就是大课堂的道理。
一、微课教育优势
(一)主题突出效果好
        数学教育对微课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白知识点形成原理。一般教师所制作的微课课件,每堂内容只有1至3个知识点[1]。教师制作微课时,往往会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进度,选择与实际教学匹配的条件。虽然目的仍旧和教材一样,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明白知识和生活的关联。但相较于传统书本教学,微课要更加直观,主题突出的要更为明显。举例来说,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概念是很重要的学习部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长方体是由多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是由多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学生在面对这样的概念时,第一时间往往想不到也联系不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而在微课教育中,则可以插播图片、影像动态资料[2]。学生看到以后,瞬间明白了原理,直观的主题教学效果自然也更加优秀。
(二)课前铺垫效果好
        数学教育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作业巩固缺一不可[3]。不少教师因个人习惯和风格原因,使得不少学生课堂学习前如果没有进行预习,效果并不好。有了课前预习才能够跟上教师教学进度,并且在课堂上表现更加自然,能够明白教师所讲内容的原理。传统预习模式,学生自行看书,渠道单一,方法枯燥。微课预习中,学生提前看几遍教师的微课资料,对知识建立了更为立体、直观的印象。并且如果有不懂,学生也可以反复观看。如果还是不懂则将这部分不懂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和教师交流。微课为课前预习提供了新思路,教育效果十分显著。


二、小学数学对微课的应用
(一)丰富教学内容
        课堂是教育的前沿阵地,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过程。小学数学课堂对于微课技术的应用除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赋予课堂更多活力与生机。考部分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很难自觉课后学习。所以对数学教育来说,主阵地就是数学课堂。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数学学习。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要让学生自行讨论和解决问题。结束以后学生使用微课来验证自己的思路正确与否。这种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微课复习巩固知识,进一步增强对知识难重点的理解。并且这个过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总结知识点能力。如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其中知识点包括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等。很多学生课上听懂,但是课后做题容易忘记。这时候学生可以拿出教师制作的课件,自行复习巩固,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二)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育的难点在于数学存在较强的逻辑性,学生需要大量练习才能够保障学习效果、学习质量。为了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使学生迸发学习主动性热情,教师就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参考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如学习《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用短视频向学生展示圆,学生直观的观察圆的形成过程以及特点,自行梳理圆的特征,并在最后对比自己总结的概念和圆的官方概念有哪些不同。学生在该过程中,思考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三)拓宽视野
        生活是知识的起源地,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在生活工作中更加顺利。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联非常密切,小到购买商品,大到工程设计,数学无处不在,作用十分突出。教师教学中,可以用微课向学生介绍数学知识的原理、背景、故事以及历史。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趣味度以及教学有效性。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中,形成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想要探究知识原理和背景,对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结语:数学教育需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发挥微课教育价值和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数学是一门十分基础的课程。教师如果能够合理使用微课,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有趣、好玩的感受,那么学生以后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会表现的更加主动,是提高数学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秦素萍.重视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9(12):130.
[2]王永明.微课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34-135.
[3]何银华.优化微课过程设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J].数学教学通讯,2019(34):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