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西昌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西昌615000)
【摘要】目的:分析水化治疗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经我院治疗的162例老年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利用抽签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为常规治疗(n=81),研究组为水化治疗(n=81)。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造影剂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在术后的第3日有明显的上升情况,于第5日回归到了术前水平,但在此期间研究组与参照组数据并无较大差异(P>0.05);在造影剂用量差别的对比上,研究组与参照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是造影剂肾病(CIN)的高发人群,经水化治疗能够有效缓解造影剂对肾脏造成的影响,减少CIN的发生。
【关键词】肾功能;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水化治疗
近些年,在我国医疗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我国广大冠心病患者的福音,有效的改善了他们的预后水平和生活质量。但在临床应用后我们也发现,冠状动脉介入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开始增加[1]。相关资料证实,在医源性急性肾衰竭的排行中CIN已跃居第三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性。而在接受了冠状动脉介入术且发生了CIN的患者中我们发现以高龄患者居多,当前临床的解决方法主要为水化治疗,增加患者的排泄,保护其肾脏功能。本次研究我们选择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到我院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62例老年患者,分别为接受水化治疗和常规治疗,探究水化治疗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162例经我院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其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均处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分组方式选用抽签法,参照组和研究组各分81例患者。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分别为95例和67例;年龄区间为76-89岁,平均年龄(76.38±3.02)岁;患者中共71例合并高血压、63例合并糖尿病。经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未呈现出较大差异(P>0.05),研究可行。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超过70周岁;②在接受本次研究前的1周内患者未曾应用过碘造影剂;③患者无较为严重的心脏或肾脏疾病。
1.2 方法
为两组均提供相同的造影剂: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碘普罗胺。参照组按照常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水化治疗,术前6小时即开始接受静脉滴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滴速保持在1ml/(kg·h),于术后12h后结束滴注[2]。
1.3 观察指1.4 标1.5
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前、术后3日、术后5日的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术中造影剂用量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比。
分析患者CIN的发生情况,判定指标为:术后48小时内患者的血肌酐水平超过术前25%。
1.6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患者手术前后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及造影剂用量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给予表示,采用t检验,2组患者CIN发生率的对比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血肌酐变化情况
经数据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日血肌酐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而术后第5日又回归了术前水平,期间研究组和参照组之间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伴随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具有改善患者心脏供血能力,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作用。不过,经多年的临床应用后我们发现,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弊端,即虽然冠心病得到了缓解但并发症随之而来。造影剂肾病就是诸多并发症中的一种,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还无法明确其发病机制,尿的浓缩功能下降、出现蛋白尿、血尿、急性肾衰竭等情况为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最常出现在造影剂使用后的1-2日内。
冠心病患者并发了造影剂肾病后无疑是雪上加霜,若未及时发现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将面临巨大的死亡威胁。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心理和生理上都会留下较大的阴影和负担,这期间的治疗和抢救也无疑是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年龄因素对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影响,由于机体的老化易使高龄患者肾血液流量减少或肾小球硬化,更易发生造影剂肾病。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为研究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的患者在术前即开始接受补液水化治疗,直至术后的12小时。而参照组患者接受的仍未传统治疗方式。经CIN发生率的对比我们发现,研究组为7.40%(6/81),参照组为23.45%(19/81),研究组明显少于参照组,也就是说水化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及造影术后高龄患者的CIN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于即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术的高龄患者而言,水化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其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几率,预后的效果更好,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定军.老年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C]//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2010.
[2]张丹,杨丹,李琤.水化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肾功能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v.12;No.351(33):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