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李德全
[导读] 本文阐述了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者从三个方面具体讲了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摘  要:本文阐述了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者从三个方面具体讲了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巧设情景、激思设疑激发兴趣;二、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三、用爱的力量激发兴趣。
        关键词:激发兴趣;快乐教学;巧设情景;激思设疑
        在现今教育中,我们教师要全面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呢?我觉得首先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爱上这一门学科,才能自觉地、全身心地、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怎样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下就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点滴体会。
        一、巧设情景、激思设疑、激发兴趣
        上课导课时,如果老师能巧设情景、激思设疑,就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一上课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高高兴兴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合理设置疑问,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
        (一)巧设情景,引发兴趣
        例如,教学三年级《年、月、日》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上课一开始问学生今年是哪一年,然后老师很快地说出这一年有多少天,再让学生说出自己出生的年份,老师可以準确地说出这一年有多少天,随便多点几名学生说几个年份,老师很快地说出这一年有多少天,这时,学生感到老师很神奇,很快就会问:“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这时我告诉学生:“学完这节课,你们同样也会知道的。”同学们很快地说“老师您赶快教给我们吧。”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极大兴趣。又如,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通过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巧设悬念,激疑引新
        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学开始,要善于巧设计,布下悬念。抓住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注意力。例如,教学“千克、克”时,我一上课就问学生:“怎样才能使1=1000呢?”这时学生先会皱起眉头默默不语,后又瞪大眼睛好奇地说:“1怎么会等于1000呢?1永远也不会等于1000。老师你是不是写错了?”感到很奇怪。此时我说:“我能办到,你们想不想知道呢?”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想”,同学们的愿望很强烈,马上会产生一种较为浓厚的兴趣。
        二、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启发性、深刻性、趣味性,通过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在学习《三角形的意义》这课时,我首先在屏幕上出示三条线段,逐条移动,最后首尾连接,围成一个封闭的图形。通过仔细观察,从而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形成过程和特征留下一个比较清晰的、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圆柱的认识》这课时,我先让学生在学具圆柱体的周围糊一层纸,然后沿高把它的侧面剪开,打开。看能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再围上,打开。通过一遍又一遍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然后指两名同学上台演示,边演示边讲解。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使学生对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是一个长方形,长为圆柱的底面周长,宽为圆柱的高,这一特征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又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让学生课前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两个容器,同学们情绪高涨,让他们在圆锥形的容器里灌满水,倒入圆柱形的容器里,仔细观察看倒几次正好倒满,通过同学们的亲自动手操作,对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操作激发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时,我先让同学们课前准备一个硬纸圆,课堂上先指导同学们把硬纸圆沿半径等分成16份,照课本上的图拼起来,让学生观察,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何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哪部分,宽是圆的哪部分,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不仅渗透了转化的思想,而且学生容易理解、记忆,同时体验到探求知识的无限乐趣。
        (三)开展游戏激发兴趣
        小学阶段孩子们还处在发育阶段,他们很容易疲劳,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坐不安宁等,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复习课最难上,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在期中、期末复习时,我经常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愉快地获取知识。随着游戏的开展,学生笑声不断,高潮迭起,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成了他们的活动乐园,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用爱的力量激发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给同学们讲学习的道理,使每个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从中可以获得成功与喜悦。例如,在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时,我有意请两名学困生到前面做实验,并认真细致地给予指导,鼓励他们把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讲给同学们听,为他们提供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他们不仅仅得到的是知识和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潜在的聪明和才能,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今年我担任的是三年级(2)的数学,在班上有蔡奕博、王佳申、乔佳童、赵柯欣等几名同学,数学基础知识差,接受能力差、计算能力又慢,所以每天的数学作业根本就交不上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每次上数学课之前,我总是提前到教室,和他们分别谈话,今天谁送你上学的,早晨吃的啥饭,你今天的发型真漂亮,你今天穿的衣服颜色真好看等等,并用手抚摸他们的头,拉近和这些同学的距离,并叮嘱他们上课认真听讲,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们不但爱上了我,而且爱上了数学,上课能做到认真听讲,计算能力也慢慢地跟上了其他同学,做题的准确率也高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只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爱上这门学科,才能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更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系课题《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课题编号JJYKT19145课题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