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成琴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李成琴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教育体系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并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来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教育体系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并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来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一般比较抽象,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因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信息技术来辅助理解。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一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本文将结合这些问题,给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应用策略
       
        随着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但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培养思维的过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质变。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践行国家的改革措施,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1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存在认知误区
        由于数学比较抽象,既看不到也摸不着,所以对于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会比较困难。加之传统的刻板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从而抵触数学。因而教师现在会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但是由于教师缺乏专业的培训,或者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理解不够充分,所以对于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仅仅局限于表面。具体表现为,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只是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这对学生而言只是把枯燥的知识从教师讲解变为幻灯片展示而已,还可能会使小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与知识无关的视频播放中,使教学偏离目标。
        1.2教师过分重视这一技术的应用,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
        在现在的教学考察中,更加重视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应用多媒体来进行授课,并对教学进度进行了限制,要求教师在规定的课时中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忽视板书的重要性。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加大了知识的密度。在课堂上,教师会用ppt代替板书,认为这样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提高课堂效率。殊不知,这一方法反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来不及对知识进行批注和消化,极大地加重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2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2.1采用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注意
        对于小学生的教学而言,最害怕的就是教师的课堂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尤其是数学。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爱玩,且没有进行过长时间系统的学习,所以会认为数学课堂比较漫长和枯燥,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投入其中。例如,当教师在讲到《位置与方向》这一节知识时,由于实际建筑一般比较复杂,无法让学生简单地联系实际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无聊。

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动物园里各个动物馆的位置平面图,通过这一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探索的欲望。然后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提问,如“同学们,假如我们去参观动物园,我们应该怎么走才能到达海狮馆呢?熊猫馆又在海狮馆的什么方向呢?”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使学生产生参与感,并对问题进行思考,可以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2.2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思维
        数学的特点就在于知识比较抽象概况,要求学生有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而小学生由于缺少相应的训练,思维往往比较具体化,所以学习数学比较困难。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对小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使其慢慢具备这一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教学,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思维。例如,当教师讲《追击相遇》这一节课程时,如果只对学生讲解路程和的公式,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两个人的运动轨迹,让学生先对相遇问题的全过程有大致的了解。接着用一个两端标有字母的线段来表示两人行走的总路程,再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两人每分钟的路程,即速度。最后再让学生结合公式和多媒体来进行理解。这样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就能轻松地熟记公式。利用多媒体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减轻了他们学习的负担。
        2.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课后练习
        在互联网时代,各类软件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只是对学生的课堂课堂负责,而轻视学生的课后练习与反馈情况,也不能使学生有进步。因而教师应该充分感受时代的魅力,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学生的课后辅导。例如,现在大部分的班级都会建立自己的微信群和钉钉群,在这些群聊中发布相关的学校通知和完成学生学习的反馈。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及时跟进学生的作业进度并解决学生在作业中提出的难题。必要时还可以利用“一起小学学生”等软件,对学生发布当天的练习题,并通过后台查询学生错题的统计情况,这样在第二天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错题讲解。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课后联系,不仅可以及时完成作业的反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规划。
        3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时代的需求,对于小学生的而言意义重大。但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教师积极改进,进而有效地完成这一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章韬.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J].湖南教育(下),2016(11):172-173.
        [2]王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探究[J].周学刊,2018(13):151-152.
        [3]顾贤祖,徐红玉.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2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