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整体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情绪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马艳丽
[导读] 探讨人性化整体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情绪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马艳丽
(山东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5400)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整体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情绪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我院接收的手术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及护理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整体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手术室;人性化整体护理;情绪;护理质量
手术室在临床各个科室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是为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具有疾病复杂、技术要求高、风险高等特点,一旦处理不当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而且对医院的社会形象也会有所损害[1]。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临床手术护理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大多数手术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必须联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便巩固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人性化整体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情绪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手术室患者68例,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8.26±5.43)岁。观察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9.23±5.26)岁。组间上述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术中常规护理及术后交接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采用人性化整体护理:①术前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加强,从而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将手术室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优秀的医师骨干介绍给患者,给予其治疗信心,从而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引导做好术前准备,进行必要的体位锻炼,使患者尽快进入手术状态。②术中护理: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将手术的大致流程给患者讲解清楚,可以提高其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为了避免患者疲劳,探视时间需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为了确保手术室内设备运行良好,术前将手术室内的医疗设备提前检查一遍,并将手术室的温度、湿度调整到适宜。如果需要全身麻醉,要着重保护患者头部、关节及骨隆突出处等部位。术中,护理人员在同患者交流互动时,应注意礼貌用语,充分保护和尊重患者隐私。③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将患者身上的血迹和消毒液用温盐水清洗干净,并协助患者穿衣,尽量穿保暖一点的衣物以免感冒。在送患者去病房时,动作要保持轻柔,以免给患者造成震动。术后2-3天,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尤其是切口愈合、体温、肢体运动能力等,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及时了解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感受,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征求可行的护理建议。
1.3 评价指标 (1)负性情绪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患者情况越严重。(2)护理质量: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护理质量,量表克伦巴赫系数为0.701,分半信度为0.697,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意为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以 和n(%)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质量 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70.14±2.40)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1.48±2.7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改善病情,而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手术治疗期间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人文关怀是人性化整体护理模式的核心,患者所得的关怀越多,康复效果越好。研究数据表明,患者的安全感可通过周围良好的人文环境来提高,也对成功进行手术和加快预后效果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表明手术室患者运用人性化整体护理可以降低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分析其原因在于,通过人性化整体护理模式,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使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最终更好地配合医师完成手术。人性化整体护理以患者为中心,时刻为患者着想,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应用人性化整体护理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有利于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人性化整体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林艳.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36-36.
[2]高雪梅,孟宪惠,王玉玲.细致化护理模式对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心理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30-133.
[3]曾兴玲.手术室心理护理与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及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2):217-218.
[4]洪敏,张彩霞,洪玲玲.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中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5):2669-2671.
[5]王毅辉.人性化整体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情绪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247-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