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李鹏举 董还鸿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6期   作者:李鹏举 董还鸿
[导读] 水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建设水利工程能极大地促进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水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建设水利工程能极大地促进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的时代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有新的要求,混凝土裂缝防止和处理的相关技术是水利从业者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水利工程长期处于各种复杂的运行环境下,混凝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开裂,而裂缝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加速内部钢筋的锈蚀,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性降低,最终威胁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点
         混凝土质量优良,性能稳定,成本低廉,被广泛用于各种修理工程。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做好混凝土浇注维护工作,对提高维修工程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一般来说,修理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和施工工程有差异,修理混凝土需要高强度,必须具有耐腐蚀性、抗风性和不渗透性。水资源建设取决于降水、气温等因素和季节因素,所以有时可能导致混凝土工程没有办法开展。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较而言施工时间长,整个工程会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材料,所以将相关管理工作以及施工技术充分做到位非常重要。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和其他工程相比非常负载,通常情况要依照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以防出现裂缝问题。
         2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2.1塑性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混凝土浇筑作业过后,进行凝结凝固时,若环境是十分不稳定的,例如高温、振动,混凝土尚未凝结以前,都会有失水状况的存在,进而会使得混凝土发生变质、变形,致使混凝土最终体积因此发生改变,不能与建筑施工设定目标保持一致,鉴于此类状况,会出现塑性裂缝。大多情况下,塑性裂缝呈现中间宽、两边细的特征。
         2.2收缩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体积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缩小。进而致使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等状况。此种状况下,有较大的约束力,很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尤其是搭建高配筋率时,受到钢筋的影响,周边混凝土会产生相应的约束力,导致钢筋对混凝土收缩情况进行限制,由此出现了拉应力,借助此类作用,混凝土收缩裂缝情况极其容易在构件内发生变化。
         2.3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裂缝
         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对环境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对温度来说是要求比较严格和敏感的。混凝土在完成浇筑过后,若没有妥善对混凝土建筑进行养护,控制混凝土周边温度的环境,会造成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状况。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若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过大或温差明显,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混凝土实际应力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受到温差变化的影响,有序对混凝土构件力进行拔高,若实际应力远远大于预期规定承受能力时,混凝土将会产生温度裂缝。
         2.4荷载裂缝
         当有荷载作用于混凝土构件上,且荷载作用力超过构件本身的承载能力时,会产生荷载裂缝,若荷载继续增大,则会造成构件的失稳破坏。如施工荷载引起的裂缝、长期荷载引起的裂缝、剪切破坏引起的裂缝、疲劳荷载引起的裂缝及构件挠度过大引起的裂缝。这些裂缝均是由于荷载原因引起的,而不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在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特征与荷载情况,确保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承载能力能满足实际运用需求,避免因结构承载能力不足而产生裂缝。


         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分析
         3.1按照实际要求和规范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配制
         为了避免和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对于混凝土配制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制方式需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进行管理和把控。在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施工人员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混凝土的配制,施工单位也要按照实地的施工情况合理的选择混凝土外加剂,确保混凝土水胶比和使用性能更加可靠。确保水泥的合理用量,尽可能选择好的骨料。确定这些之后合理的按照要求进行配置。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需要针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把控,需要根据现场实地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后续裂缝的产生。
         3.2提高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
         施工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所在,而且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后续对水利工程混凝土养护的难易程度,如果想使得混凝土施工高效率的进行,现场监管人员则需要对混凝土裂缝和收缩变形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根据施工中的现象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确保时时掌握施工中的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为了避免贯穿性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把握和控制。而且混凝土一旦出现裂缝现象就需要反复的整改和修整,这样很可能会耽误施工周期,对后期的质量也造成严重的威胁。只有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细节工作做到位,确保万无一失,才能保证整体水利施工中不出现混凝土裂缝,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达标。
         3.3加强温度控制
         通常情况下,要是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内外的温差较大的话就非常容易出现裂缝问题,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在施工之前就应当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从而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进行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在选择水泥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选择发热量较低的水泥作为混凝土配制的材料,从而有效的降低水化热的现象发生,实现对混凝土内外温度的更好把控。但是只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还是不够的,因为要是在夏季的时候,要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就必须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的速度。
         3.4加强混凝土施工中的养护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后期的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采用合理的规范要求,把控好混凝土初凝温度和工作期间温度的变化。防止引起温差裂缝,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降低裂缝产生的情况。白天一定要对混凝土施工地方进行全面的遮挡和覆盖,防止表层水分过分的蒸发。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养护标准进行养护,确保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的裂缝程度。
         结束语:混凝土其因为有着较强的耐火性、抗渗透性以及可塑性,并且混凝土的成本还不高,所以在各种建筑当中,对于混凝土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同时这一材料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当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原料。但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因为施工的情况复杂,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最终对于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所以,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防治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娄东升,李永静,钱伟.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5):77-78.
         [2]杨健.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9(12):192.
         [3]陈晨.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1):104-105.
         [4]李景春.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6,24(02):43-44+67.
         [5]肖晗.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3(05):18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