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当中的进一步推行,使得教师越来越注重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之下初中阶段学生发展的需要,初中数学学科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课堂设问与作业布置是学科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通过问题情境和作业巩固的方式能够带动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过程,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课堂设问与作业布置的策略。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 课堂设问 作业布置
前言:以带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的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初中阶段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当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通过在课堂之中完善课堂环节进行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情境,通过作业的布置和延伸课堂教学能够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在素质教育下进行初中数学课堂设问与作业布置的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之中,课堂设问和作业布置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只是停留于表面,一方面,课堂设问并没有带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作业的布置并没有体现出一定的技巧性。在素质教育下进行初中数学课堂设问和作业布置,能够通过完善和创新数学教师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过程,通过一个探究性的数学课堂的创设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融入到课堂环节,并且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更好的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1]。
二、在素质教育下进行初中数学课堂设问与作业布置的策略
(一)创设合理问题情境,注意设问技巧性
部分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设问的过程之中并没有结合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单一的设问形式压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之中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加强设问的技巧性[2]。
例如,在讲解《平方根立方根》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带动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平方根的问题的思考,再引入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例如装修的时候基本都会贴地砖,在铺地砖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有关数学的问题。图片展示了某个型号的正方形地砖,但我们并不知道这块地砖的边长是多少?我们的已知信息是:四块这种地砖恰好能够铺一个平米,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块地砖的边长是多少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在数学课堂之中根据学生生活当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设问,通过这样一个设问的技巧引入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方根的内涵,初中生能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关平方根的数学情景之下更快的进入到学习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设问的难度,更要注意设问的技巧。在学生思考完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来进行回答,有的学生说到:“可以假设地砖的边长为X,然后再进行计算。”在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设问的技巧性,然后再将平方根的概念引入到课堂之中,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过程。
(二)注重师生互动,加强设问启发性
课堂设问有着多种形式,在进行设问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综合追问等一系列的设问方法创设一个活跃的数学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因此,教师应当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通过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设问的启发性。
例如,在讲解《平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图片上展示了正在输送货物的传送带,随着传送带的运作,物体从一个地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通过吊车输送货物也是同样的原理,那么这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呢?”接着,有的学生说到:“这是平移的现象。”经过预习的学生能够很快根据老师的问题找到答案,接着,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大家说的没错,这就是物体平移的现象,通过三角板和直尺,我们也可以模拟这种平移的现象,接下来就请大家根据PPT中的图片进行操作,并且观察连接AA’、BB’、CC’这些线段的位置和大小有着怎样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具有层次性的设问能够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对新知的探究,通过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进行动手探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够加强设问的启发性,有的学生说到:“这几条线段都是一样长的。”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尝试总结平移的概念,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在课堂之中通过设问的方法使学生运用数学思维主动地解决问题[3]。
(三)创新作业形式,启发数学思维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作业的布置更加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通过引导学生独立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在初中数学课堂之中通过创新数学作业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针对《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这部分内容的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将作业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识巩固型作业、阅读型作业和研究型作业这三个不同层次的作业,以面向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知识巩固型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自信心,而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研究型的作业更能够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创新作业形式可以提升作业布置的针对性[4]。教师可以通过解不等式引导数学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更好的,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然后通过在一定情境之中的数学应用题引导数学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解法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另外,教师还应当改进作业评价的方式,在保证学生完成作业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找出在作业完成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对于正号和负号在不等式两边进行转换的过程当中忘记转换等式符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评价,找出在作业完成当中容易出错的地方,通过小组互相批改作业可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利用作业反馈自身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是通过创新作业布置的内容和作业批改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当中提升数学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下进行初中数学课堂设问与作业布置能够通过完善数学教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使初中数学更加符合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体验过程的基础之上带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在初中数学课堂之中注重设问的技巧性和启发性,通过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以创新作业布置内容和批改方式带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背景之下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许祥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96.
[2]崔海军.新课改下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152-153.
[3]陈安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有效性的探究[J].中学数学,2020(06):96-97.
[4]周小兰.关于提高初中数学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