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邵聪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邵聪
[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现状的分析,指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  730030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现状的分析,指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从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队伍建设及安全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和解决,以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规模和体量逐渐升高,拥有着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其安全生产问题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受到当前社会普遍关注。党和国家把安全生产作为民生大事,纳入到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之中,国家和行业颁布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很大程度上控制、扭转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不利局面,但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比重仍然较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起步较晚,规范化管理时间较短。从近几年的事故调查报告和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存在着安全责任未落实、安全管理混乱、应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制约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甚至关乎建筑施工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分析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时进行改进、总结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和行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近几年的事故报告中分析总结出,企业仍存在着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监管力度不足及应急机制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当前,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地位没有提高到相应的高度。在具体工作中,企业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但是,很多企业在落实安全职责、管理制度等方面大打折扣,相互推脱。
        2.2安全监管水平不足
        上级企业监管人员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管的方式和目的性认识不足,大部分监管以突击性专项检查、督查来进行监管,往往是侧重查看现场隐患,要求整改留痕迹为主要监管形式,这种监管形式侧重于现场排查隐患,容易忽视安全资料,无法暴露出企业日常真实的安全生产情况,对企业安全生产体系的运行状况不能深入了解,起不到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质性作用。
        2.3应急机制不健全
        当前,企业能够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编制应急预案、配置应急物资、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等。但企业制定的应急预案普遍套用,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培训不注重学习实效性,多以统一培训模式开展,为了完成任务,更侧重于学习次数、签到人数等表面形式,难以达到实际应急现场处置的要求。
        3安全管理建议
        3.1加强安全基础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做好控风险、除隐患、防事故的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重点在于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构建、落实从企业、项目、施工队伍班组到一线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职责,健全、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资金科学合理投入,强化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督促落实好各项措施,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促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良性、向好发展。


        3.2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监管水平
        首先,理清管理与监管的职责。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活动集体中,安全管理是企业全员参与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是需要各个业务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实现安全目标。安全监管人员是对整个企业履行监管职责,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督促。其次,加强安全监管队伍能力建设。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施工开展之前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建立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培训计划,及时安排参与培训和交流,提高安全监管能力。最后,强化安全监管效果。对于现场排查出的隐患,即时督促整改,并进行后期重复验证。
        3.3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安全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出现问题时的应急机制,最大程度地降低和减少事故损失,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应在机构、资金、预案、演练、救援队伍等互相融合、共同提高的原则下,从6个方面建立:(1)完善应急管理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援水平;(2)确保应急管理专项资金的投入,保证应急物资储备有效;(3)结合本企业、项目生产实际,编制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4)加强应急预案培训,特别是一线员工的应急研判、处置能力的培训;(5)应急队伍选择侧重于一线,定期邀请内部或外部专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训练;(6)开展应急演练,结合实际情况侧重于一线需要,切实提高生产一线应急救援能力,并进行演练总结评估,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3.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
        文化影响着思想,思想指导着行为,行为决定着习惯,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内在动力。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理念体系、优化制度、加强安全文化宣传、促进安全文化落地,来提升安全能力、塑造安全行为、改善安全环境、营造安全氛围等,使员工的安全意识普遍具有对安全工作的职业认同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自主安全意识。
        3.5定期组织安全技术培训
        要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就必须对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加强他们的安全知识储备,提高他们危险防备经验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技术。施工现场的用电要明确用电事项和负责人,脚手架、起重机、塔吊等施工设备的安全参数和硬件要求都必须在制度中给出明文规定。在入职前,施工方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尤其是从事特种作业的施工人员,他们的工种危险性高,面临的生命安全隐患较大,施工方要严格要求和检查他们的安全意识情况,采用抽查和复查的方式定期检查、检验。对塔机、施工电梯、吊篮等垂直运输设备要有安拆方案和安全使用措施。对基坑、脚手架、起重作业等危大工程要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还须进行专家论证,以保证施工安全和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4结语
        安全管理是涉及企业全员的一项企业管理重要内容,安全管理水平随着企业、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的学习和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结合近年来的事故调查报告,阐述了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1)加强安全基础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监管水平;(3)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能力;(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提出4条安全管理建议,以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庄占锋.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如何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J].河南建材,2020(01):89-90.
        [2]李志刚.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J].建材与装饰,2019(36):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