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和数学课程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 柏平
[导读] 创新的意义就是创造性,它应该是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
        [摘要]为了让学生观察、理解、掌握、巩固新知识的同时,拓宽他们的思维,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制作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有深度、有层次的课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尝试解答,同时通过网络不断从学生那里得到及时反馈,更好地进行对知识的巩固与思维上的创新。创新的意义就是创造性,它应该是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程整合、发展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契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呢?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果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思维,使他们想学、愿学。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第一课时,在开始的第一节课上,学生对面积的概念知之甚少,很多学生认为面积和长度的概念差不多,所以我在提问时学生都回答错了,我就通过多媒体在电视屏幕上出示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一米、一分米、一厘米有多长,以及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复习一下原来学过的知识。然后演示面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很快就明白原来面积就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或者是平面图形的大小。接下来我让学生们讨论怎样来计算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学生们马上觉得应该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我就用多媒体演示小正方形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接着马上引导学生看长方形的长与宽的长度6厘米和3厘米,跟长方形的面积18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马上就反应了过来,推导出面积公式是长×宽。然后,我又适时地利用多媒体演示出了这个公式的正确性。
        二、明确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让课堂变的简单有趣
        1.小学数学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
        2.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书、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要想图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课堂上的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学中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把多媒体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实现
        小学数学教学利用直观教具(如光盘、课件等)可以把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
        2.有利于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例题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例题。如何掌握好例题的知识、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小学数学知识的关键。如果用一般教学手段展示例题的内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多媒体手段,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新颖直观,突破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学习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例如:《分数与除法》这一内容的例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人分得几块?),属于把许多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一类的算题。学生容易理解用除法计算,但理解计算结果比较困难,需要借助图形来说明。为此教师用多媒体显示两种分法:第一种分法是先把每块饼都平均分成4份,再把平均分得的12份平均分成4大份,每人分得这样的一大份(12份中的3份),相当于一块饼的四分之三,即四分之三块;第二种分法是把3块饼看作一个整体,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块饼的四分之一,也就是一块饼的四分之三,是四分之三块。通过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画面,学生清楚地看到了两种分法的过程,也明白了3除以4为什么等于四分之三的道理。
        四、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开拓创新
        在教学中我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新鲜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求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巩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出示练习题“有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把它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分成的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多少平方厘米,也可能是多少平方厘米,还可能是多少平方厘米。”练习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怎样分。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强,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学生讨论后,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出示一个长方体,按学生的方法在电脑上演示,分别沿着长、宽、高将这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了两个长方体,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不同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兴趣。因此,为了让学生观察、理解、掌握、巩固新知识的同时,拓宽他们的思维,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制作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的课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尝试解答,同时通过网络不断从学生那里得到及时反馈,更好地进行对知识的巩固与思维上的创新。创新的意义就是创造性,它应该是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和方法上得以改进,不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引导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拓宽学生的思维。
        六、结语
        实践证明,数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它的作用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只有切实贯彻和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技术,只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纳入整体优化教学中,才能达到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多媒体于数学课堂的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也是一个较艰巨而迫切的任务,需要全体教师不懈地努力。在领导的重视下,我们小学数学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一定会达到较高的水平,最终使更多的孩子受益。
        [参考文献]
        [1]邓正明.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21):141.
        [2]高骏.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7,000(007):P.38-38.
        [3]朱林华.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J].神州,2017(4):152-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