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生活中包含着越来越多的数学道理。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要。生活中存在着数学,数学课堂中也存在着生活中的例子,可见,数学和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的概念的同时,也要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一年级阶段开始,便要注重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一年级 数学教学 有效课堂
新课改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为了贯彻新课改所强调的理念,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将一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探索当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目前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实处于启蒙阶段,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启蒙学生发现数学中的奥秘,引起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仍然运用的较为广泛。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来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处于倾听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一则没有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好动阶段,注意力维持的时间较短,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则需要学生长期处于倾听状态,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则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则是以教师为课程的主导。
2.教师的备课往往不充分影响课堂效率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但是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轻视备课的重要性,尤其是一部分的老教师。老教师拥有足够多的教学经验,因此对于课堂的把握更加的游刃有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又一年,教师面对的是不同人群的学生,他们有自身的个性与特点,这也是备课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因此,教师要重视备课的重要性,带来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
二、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1.课前备教材,备学生
备课对于一节优秀的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的备课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意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意识到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前者绝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够做到,但是后者却容易被忽视。教师在终身的教学生涯中,面对一届又一届不同的学生,虽然在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着很多的共性,但是不同届又有自身的个性。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设置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兴趣,设置一节紧凑又能够让学生享受其中的数学课堂。教师在备课时要合理的引用课外资源,包括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的运用能够使数学课堂的学习更加的形象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视频,辅助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查阅课外的资料来辅助教材书,教材书虽是主要的学习材料,但不是唯一,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课外的资源来使课堂学习内容更加的充实。
2.多多的开展小组互动
在数学课堂中,最怕的是课堂的沉闷。因此,教师可以多多的利用小组互动来使数学课堂更加的活跃。比如,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个话题进行小组互动,初步的让学生感受本节内容相关的话题,同时也调动班级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组互动让学生主动来探索课堂内容,相比于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来掌握课堂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来探索课程内容更加的有效果。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生活中会用到加减法的例子,以及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迹的例子来让学生探索如何进行加减法的实操。将加减法的学习具体化,将数字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学习,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注重课堂反思与总结
课堂反思不仅仅是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也包括学生的反思。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回顾本节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在本节课程中自己学会了哪些内容,自己哪些内容还不太熟悉,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也是知识框架进一步的巩固过程,同时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加的清楚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及时的提高自己。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一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数学启蒙。教师在设置课堂时,要认真备课,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有趣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应当时刻进行反思,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不断地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9).
[2]李星云.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评论,2009(3).
[3]魏亚琴.对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与反思[J].基础教育研究,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