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教育思想理念的盛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践行核心素养思想,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和综合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融入核心素养思想理念,保证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同时要在核心素养思想基础上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数学知识,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能力差异性和思维差异性,促进学生的持久进步。基于此,文章中主要简单分析了核心素养思想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分析
前言: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践行核心素养思想,同时应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分层教学模式,会保证学生学习成效的全面提升。分层教学模式会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和兴趣的差异性,在课堂中贯彻不同的方式方法,针对性完成课堂学习内容的创新和改革,保证学生数学学习能动性意识的增强。此外,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会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成效得到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强化,有助于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完成教学分层,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方法,要注意分层方法的科学性和综合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以及在数学课堂内的不同兴趣爱好,着眼于不同的层面完成科学有效分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在核心素养思想基础上全面落实先进思想体系,保证学生的综合进步[1]。
例如:在有关“乘法”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乘法口诀的背诵情况为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基本考虑因素,在学生的乘法口诀背诵中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学习层次,学习兴趣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一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为一组;指引第一组学生完成乘法口诀背诵、乘法知识探索、以及乘法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尝试;指引第二组学生完成乘法口诀背诵,随后完成相应的乘法习题练习,运用分层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取针对性培养。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成效,同时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实施课下分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下活动和作业安排过程中,同样可以尝试运用分层教学思想,让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体系得到强化。在课堂结束时教师会布置相应的作业形式、以及实践主题活动内容,教师尝试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让学生以不同学习层次为探究的基本单位,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2]。
例如:在“认识图形”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下实践活动主题可以安排成“探究生活中图形的不同体现形式”,随后教师指引第一学习层次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图形的实际应用领域,以及不同图形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特点,强化学生的数学实践思维意识,促进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的积极思考;指引第二学习层次学生扎实掌握认识图形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同图形之间的关联性,同时适当探索图形在生活中的体现,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课下活动实施的分层安排,使学生的综合学习思维得到完善。
三、实施课堂讨论分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尝试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互动、探索模式中形成创新思想,保证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3]。
例如:在有关“分数”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指引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分数的基本含义、以及分数在数学学习及生活中的体现,随后开展分层讨论模式,让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同步讨论此问题,随后以学习层次为单位进行课堂知识的回答和表述,以此让学生在本学习层次中激活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完善课堂提问的回答内容,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得到强化,在不同学习层次中增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满足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需求。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思想,为学生创建稳健的数学学习环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思想,保证不同能力、不同兴趣学生完成高效的数学知识点学习,为教师的日常数学教学搭建了环境基础平台,使小学数学课堂取得了优秀教学成果。但是,教师在取得上述教学成果之后仍需不断钻研优秀教学方法,找到核心素养思想与分层教学理念的切合点,优化课堂中使用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的不断强化。
参考文献:
[1]张进国.用心思索 大胆前行——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2):137-138.
[2]赵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模型建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五步尝试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53.
[3]朱爱玲.从核心素养到关键能力的“一线”解读与实施——以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0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