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绘本,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毛世娟
[导读] 数学是一门集抽象性、逻辑性、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其抽象的知识体系过于繁琐复杂,这对于刚接触数学知识的低段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枯燥性。
        摘要:数学是一门集抽象性、逻辑性、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其抽象的知识体系过于繁琐复杂,这对于刚接触数学知识的低段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而从小学低段就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也是数学教育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因此,为了有效规避数学的枯燥性,增加其趣味性,数学教师在教学低段内容的过程中,就有必要引入一种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辅助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绘本,以绘本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性来有效弥补数学本身所欠缺的一些特质,这对于从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小学生学习实际,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绘本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绘本;教学质量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数学绘本引入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目的也在于,有效借助数学绘本的趣味性内容,从而给小学生营造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世界。以玩闹的方式来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之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独特魅力,有效帮助他们在低段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数学教学质量。
        一、数学绘本的含义以及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的意义
何谓“数学绘本”?所谓“数学绘本”就是指:立足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个性在相应的故事情境中,融入一些与数学知识和概念有关的图文并茂的读物,旨在给数学知识披上“生活”的外衣,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
将数学绘本引入低段数学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数学绘本的趣味性能够中和掉数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枯燥性。将抽象化的知识点巧妙融入学生喜欢和熟悉的情境当中。给学生编织一个色彩丰富的数学世界,并且在欢乐的氛围中来通过阅读、交流、谈论以及操作等环节,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快乐地应用到生活当中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教学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境界,自然也就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绘本的几点策略
(一)找绘本
想要让数学绘本与实际教学内容达成有机融合,最大化发挥绘本的引导价值,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找绘本”,即寻找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实际内容相匹配的数学绘本。
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巧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心理以及个性需求,精心寻找适合辅导教学的数学绘本。在挑选的过程中,笔者建议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符合他们心智的绘本,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给予学生一定的熟悉感、亲密感;此外,还应注重相关故事情节与数学教材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多的让美好的画面以及动人的故事来串联数学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美,以不断刺激他们的学习欲望,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比如,《时间的故事》中蕴含了时间的学习内容;《鸟儿鸟儿飞进来》中蕴含了乘法的知识内容,锻炼学生计算能力;《我和爷爷的建筑之旅》蕴含了图形与空间的内容,在“方向与路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该绘本引领学生辨认方向,认识路线,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等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会“找绘本”,仔细辨别绘本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绘本知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道路上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挖资源
“儿童天生具有数学性心智,成人只要提供合理的方法就能帮助儿童并掌握数学。

”这是蒙台梭利分领域教学中的数学教育明确提出的理论。数学绘本的出现,给学生的发展开启了另外一扇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数学绘本当中挖相应的教育资源,并根据当前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理解能力以及其所拥有的个性特征等,借助相应的绘本故事情境,将学生引入其中,便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为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绘本故事当中应当挖掘切合学生生活场景的资源,让学生从熟知的场景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开启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在数学世界中“翱翔”。要知道,找绘本是教师巧用绘本故事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挖资源发展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则是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关键。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去深入挖掘绘本里的数学资源呢?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绘本故事,并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合理删减绘本内容,通过数学知识和绘本故事相互作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跟随教师的脚步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比如,笔者利用《金老爷买钟》这一绘本故事,挖掘资源,删减内容之后,利用其中的故事情节为主线,让学生开展“时、分、秒”的知识学习。如金老爷家中有四个钟表,但是细究发现每个钟表显示的时间都不同,笔者让学生化身为钟表师傅,让其对金老爷家的钟表进行验证与调整,看四个钟表哪个“走的”比较准。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认识钟表才能担任起钟表师傅的职责,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并主动积极参与到相应学习情境当中,这对于学生掌握“时、分、秒”的知识是非常有利的。
(三)重实践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应当遵循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常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实践是学生进行探索的最好平台,因此,数学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与运用知识的主人翁,促使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助力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绘本,创设实践平台,让学生有平台展现自己的能力,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树立学生数学学习信心,让学生今后可以克服畏惧数学知识的心理,保证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活动当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同时,助力教师构建出高效化的数学课堂。
比如,在《我超喜爱的趣味数学故事书》的数学绘本故事当中,笔者利用其中的乘法故事,引导学生开展乘法计算实践活动,同时,为保证学生高效完成相应计算任务,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乘法计算大比拼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速度与激情的双重刺激下,高效运转自己的思维,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在游戏实践当中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和运算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学生数学基础,并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得以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总之,数学教师应当善于运用教学智慧,巧用数学绘本,创设多样化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探究欲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当中,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为教师构建高效化的数学课堂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 让绘本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更科学——数学绘本使用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 陈永畅.  辽宁教育. 2019(07)
[2] 如何有效利用数学绘本来优化教学[A]. 付海英.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C]. 2019
[3] 巧用数学绘本,让低年级数学教学更高效[J].温惠.当代教研论丛,2019(1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