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有许多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众所周知农村幼儿园较城市幼儿园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别,例如:区域活动、硬件设施、学习资料、玩具、教具等方面。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我们要巧妙的利用农村的乡土资源,为幼儿创设探索、实践、创造的自主环境,让每位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喜欢的玩具,利用丰富的大自然资源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活动,让儿童在条件没有很优异的前提下,在各个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乡土资源 农村幼儿园 动手创作 全面发展
一、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的现状
从整体情况上看,一方面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幼儿园设施比较陈旧,办园经费紧张,造成幼儿园室内外玩教具品种数量匮乏,教育教学活动习惯于以教材为中心,即单纯的儿歌、故事、歌曲等,教育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另一方面,农村具有丰富的乡土资源,是农村幼儿园较城市幼儿园的优势部分,然而农村幼儿园缺乏对如何利用乡土资源优势发展幼儿园特色的认识。
从幼儿教师的能力水平上看,现在居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渴望留在城市,市场竞争后,一些技能各方面较好的幼儿教师留在了城市,只有少部分愿意回到城乡村落从事幼儿教育,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整体技能水平的缺失,幼儿是正在成长中的鲜活个体,喜欢各种各样的新鲜玩具、喜欢探索是他们的天性,然而现在的乡村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严重,虽然许多幼儿园都在提倡让教师自制玩教具,但由于多种原因,各个幼儿园自制的玩教具种类少、玩法单一,这远远满足不了孩子兴趣需要。
二、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3-6、7岁的学前儿童是创造力、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将自然资源渗透在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有效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乡土资源制作玩具、教具
《桔梗粘画》利用到处可见的桔梗,用水粉腌成不同的颜色,让幼儿进行手工创作,可以创作农作物本来的形象,也可用来粘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植物等等,既可以废物利用节约资源,又可以让幼儿学会手工制作原来有这么多种样式的材料,激发幼儿主动探究学习资源的优良品质。
《木头玩具》利用大自然随处可见的枯枝、树干,回家用铁钉、锤头定制自己喜欢的木头玩具。如:飞机、小汽车、飞镖等。
(二)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创造性游戏
《打沙包》利用平时不穿的旧衣服,裁成一块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布,手工缝制沙包,孩子们可以用自己或家长给制作的沙包,装上玉米、小麦等,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踢沙包、打沙包的游戏。既充分利用了家庭中不用的废旧“垃圾”,又让孩子得到了亲自缝制玩具的体验。这也是一种充满乡村气息、充满快乐的群体游戏。
《荡秋天》我们看到城里的好多小区都有人工制作的荡秋天的铁架,农村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但是我们农村有很多树木,树与树之间的距离正好可以栓跟绳子,绳子上放块棉布,孩子坐在棉布上荡秋天,这样的荡秋天不仅仅锻炼了孩子自主创造游戏,而且栓绳子的过程也锻炼到孩子的手部肌肉,以及自己要对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意识。这几点是城市里的孩子体验不了、锻炼不到的。
(三)利用直观的自然现象促进歌唱的记忆
《秋天多么美》这首歌曲中唱到了关于秋风、棉桃姐姐等许多的农作物,
为此我组织了孩子们在秋天去田野里观察农作物的特点、颜色,摸摸棉花,通
过看、摸,加深印象,观察到农作物的特点之后,对于歌词的记忆也就快很多
,这比城市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农作物图片教学要更加直观、形象!
三、乡土资源为农村幼儿园创造的优势
农村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 在幼儿园外,农村广阔的田野,丰收的景象,农民的辛勤劳动,都是生动的教学内容,无不吸引着每个孩子的心,我们以此作为大课堂的教材,有目的地带幼儿去农村、去大自然中,让他们看、让他们听、让他们学、让他们讨论、让他们感知。幼儿在充分接触农村社会的过程中,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一)农村随处可见的能够让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宝贝
我们立足实际,利用家长资源,在土豆收获的季节,让种土豆的家庭的幼儿各种品种的土豆带到幼儿园;在花生收获的季节,请幼儿将花生干放在班级的区角中,幼儿可以进行一些编制活动,如:小扇子、小头饰等,这些都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常玩不厌的主题活动延伸材料。我们积极探索,把农村可用的乡土资源充分地发掘了出来。?
(二)利用直观形象来绘画创作,发展幼儿的创作与想象力
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狗、小猫,随处可见的动物也有很多,如:羊、牛、猪、小鸟、鱼、鸡、鸭、鹅等,让幼儿做动物绘画时,可以让幼儿观察动物的特征,听动物的叫声,这样老师只是组织和引导儿童观察与学习,并不用画这些动物,不必学动物的叫声,儿童自己就可以进行观察和聆听,更加的形象直观,幼儿在进行绘画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动物形象创作。因为动物是立体的,所以每位幼儿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创作的画也不同,这样可以避免由老师画孩子比这画造成千篇一律的作品,遏制了儿童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的发展!
(三)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学习
有人说:“学习科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动手“做”科学。”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群的发展,会变得更加聪明。于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有意识将动手能力培养与身边环境结合起来。例如我开展的《我爱我的家乡》的教学设计中,将参观家乡渗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创编了一些教材内容,并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让幼儿用心去体悟,动手去操作。我们和孩子讨论家乡特点、展望家乡的未来、绘画家乡的美景、说一说自己对家乡情感,让幼儿不但领略了家乡美丽的风景,感受到成人用劳动和智慧带来的财富和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动手、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农村,水、石、沙、土随处可见、触手可及。正是因为它们的平凡,更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在孩子们的眼里,它们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在户外活动时,经常有幼儿把小泥巴悄悄带到活动室玩,甚至还有幼儿拿着仔细观察,由此可见,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物都很感兴趣。因此,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设计了一组综合活动——认识大自然中的自然物。
(四)充分挖掘社区、家长资源??
??幼儿园教学活动讲究灵活性和多样性,与家长、社区紧密联系。社区是幼儿生活、生长的地方,社区的各种物质和文化资源往往可以成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重要来源,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既能让孩子们到真实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经验,又能发展幼儿的社会意识,拓展幼儿园课程内容。
??充分挖掘农村资源,开展乡土化的主题活动,教师可以不被教材的内容所束缚,能结合季节和环境的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这对幼儿园课程改革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将新课程的理论真实地体现了出来。
国家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老师的要求也将会越来越高。怎样利用好农村的资源来充实我们的幼儿教学、让农村随处可见的自然物变废为宝,这需要我们教师、孩子及家长共同的探索、发现、充分的利用优势。希望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一颗热爱生活、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的心,让大自然给予的丰厚资源成为我们发展的优势,使孩子们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