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都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活动组织形式,对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幼儿的良性成长及发展意义重大。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学前教育的环境和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许多老师开始积极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教育教学教学思路,以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之间的有效组合为依据,主动营造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对此,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以幼儿园数学为分析对象,了解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有效融合的相关策略及应用要求。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 集体活动 区域活动 有效融合
一、分解活动难点
在幼儿园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两者存在极为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老师需要抓住这两大活动组织形式的主阵地,关注学前数学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在引导幼儿鼓励幼儿的过程之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其中集体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难点比较复杂。结合相关实践调查不难发现,集体活动中的难点可以直接在活动区域中进行有效的分解,保障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主动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不同的几何图形时,如果老师仍然以展示图片的传统形式为依据进行简单知识的灌输,就会严重束缚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同时也直接打消了幼儿园的参与积极性,抑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对此,幼儿老师需要以区域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和依据,关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先以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卡片的配置为依据,然后放置在区域活动之中,鼓励学生主动通过颜色的识别来了解不同的几何图形,这种将颜色与图形相结合的形式能够有效避免幼儿出现消极应对的情绪,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刺激幼儿的各项感官,鼓励幼儿在感受颜色变化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的有效提升。另外,这种以幼儿为中心的区域活动设置形式能够实现幼儿已有经验的有效迁移,让幼儿将原有的经验迁移到集体教学活动之中,进而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加深个人对数学几何图形的理解以及认知。
二、抓住幼儿兴趣
不管是集体活动还是区域活动都需要以幼儿的兴趣为中心,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障高效数学教学,幼儿老师需要了解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在丰富开放的区域活动之中生成全新的集体活动。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相关要求分析不难发现,幼儿老师需要注重随机教育,关注幼儿的兴趣所在,了解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来体现出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并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创造新的集体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保证幼儿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更多的探究欲望。
其中教育目标与幼儿兴趣之间的一致性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幼儿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以及意愿,主动完成老师所布置的数学学习任务。在学习10以内的数字时,老师可以以“身体的秘密”为主题设置区域活动,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上标上数字符号,然后让学生进行一一对应的分析,通过投影的形式来让学生对图片产生兴趣,进而学会主动的模仿并记忆各个部位的数字。老师需要在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之前设计出不同的基本原型,开展针对性的区域活动,鼓励幼儿自主实践以及自主突破,这种以幼儿学习兴趣为切入点的集体活动以及区域活动设置方式能够降低幼儿的理解难度,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保证幼儿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及发展。
三、拓展活动范围
集体活动的开展难度相对偏高,对幼儿以及老师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为了将数学教学中的新观念以及新模式融入课堂教学环节,数学老师可以将集体活动中未完成的部分延展到区域活动之中,从而保障教育教学效果及质量。其中幼儿的兴趣激发依旧是前提,幼儿老师需要创设丰富多元的活动区域,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将前期的教育教学目标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区域活动之中,让幼儿在自主参与游戏时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幼儿的感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有所区别,因此在拓展活动范围时,幼儿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在集体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时”中,老师可以以以区域活动的开展为基础,让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时主动的尝试在一分钟时可以做哪些事情,有的幼儿或者说可以叠叠高,有的幼儿说可以包糖果,幼儿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在完成这一区域活动组织之后,幼儿老师就可以以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为切入点开展针对性的集体活动,真正实现活动范围的有效拓宽,加强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幼儿的良性成长以及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和环境。另外,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可持续性,幼儿老师还需要给予幼儿方向上的指导以及点拨,避免幼儿出现方向性的失误及思路上的偏差。
四、结语
幼儿园数学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之间的有效融合符合学前教育教学的实质条件,对体现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本质和要求意义重大,幼儿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注重区域活动中幼儿兴趣点的挖掘,积极开展创造性的集体活动形式,促进区域活动的有效延伸以及丰富,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 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提升有效性的对策[J]. 好家长, 2016(7).
[2]林格. 幼儿园提升数学区域活动有效性的对策[J]. 考试周刊, 2016, 000(05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