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患者抢救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李丽
[导读] 探讨在急诊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李丽
(江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78例我院急诊收治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为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采用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每组各包含患者39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8月-2019年7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与实验组相比明显更长,两组数据比较后发现差异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时间,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诊;抢救时间
 
急诊科是医院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主要接待病情危急的患者。在救治过程中要保证工作质量,同时护理人员之间要高度配合,同时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才能使抢救工作有序的进行[1]。急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抢救时间。为了验证此方法存在的有效性,本次选取在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进行急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间我院急诊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9:20,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8岁-77岁,年龄平均值为(46.1±1.7)岁;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7:22,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5岁-81岁,年龄平均值为(45.9±2.3)岁。统计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差异不存在临床参考价值和对比意义(P>0.05)。
1.2方法
一般护理:遵从医嘱,配合主治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并且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监测。
预见性护理:(1)预见性人员调配,由于急诊抢救患者的数量分布并无明显规律,因此为了分工合理,护理工作顺利完成,应当将夜间急诊护理人员数量增加,减轻夜间护理人员压力,降低意外事故发生几率;(2)设定预见性抢救流程,由于很多重大疾病的抢救工作较为繁重,经验不足或新护士往往会由于经验不足,不能将主治医生或医师的工作顺利完成,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因此制定预见性抢救护理流程能够将抢救护理重作细化、优化,提高护理工作效率;(3)预见性准备器械和药品,在患者入院后,应问询家属患者的相关情况,将抢救中可能用到的器械或药品提前准备好,这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方便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4)预见性不良反应护理,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前告知患者,并制定应对方案,避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统计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本次研究涉及的所有患者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处理,其中抢救时间采用(士s)表示,行t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在抢救时间方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诊科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患者的发病急、病情重,需要紧急治疗[2]。因此对患者进行急诊对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患者无法接受患病的事实,从而出现负性情绪,影响后期身体恢复,同时影响生活质量[3]。相关专家认为,对患者需要使用的药物和器械进行预见性准备。在接到家属急救电话时,询问患者相关病情,准备需要用到的器械和药物,保证工作效率。了解患者的病情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治疗进行细分,规避风险,提高工作质量。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4-5]。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消除患者的疑虑。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有任何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为了验证预见性护理对治疗存在的价值,本次选取在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分别采用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抢救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再一次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刚琴.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分析[J].特别健康,2019(15):181-182.
[2]张尔玲.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41,147.
[3]黎彩卿.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0):1549-1550.
[4]左娟,姜爱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1):100-101.
[5]Yu Min.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hospital transport of patients in emergency emergency room [J]. Journal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al Medicine, 2018, 29 (3): P.3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