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梨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浅析健康宣教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区医院产科收治的93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给予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而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干预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焦虑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其焦虑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显著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通常由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和子宫收缩乏力等所引发[1],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产妇死亡情况发生。分娩对于产妇而言一般均会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上述不良心理进一步加重,有的产妇会出现不配合治疗,严重影响对产妇的救治,所以,对其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笔者与科室医护人员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及时给予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区医院产科收治的发生产后出血的93例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53例。两组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8.3±4.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是(39.3±0.6)周。初产妇62例,经产妇31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孕周、孕产史等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及配合临床医生进行相应的救治。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及时给予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⑴快速进行心理状态及病情评估:在分娩过程中,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如妊高症、产程延长、宫缩乏力、产前均存在精神紧张等情况的产妇,护士应配合临床医生提前做好干预措施;同时通过询问、交谈、耐心聆听等,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动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行疏导,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临床医生完成相应的检查、治疗及护理工作;⑵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对分娩产妇通过交谈了解其对分娩及自身合并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合其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进行随机讲解,使其充分掌握分娩及疾病相关基础知识,在产程中得到有效的配合,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⑶加强巡视,动态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并加以干预。加强病房巡视的力度,加强沟通,及时了解产妇的想法,尽可能满足一切合理需求,帮助调节身心状态,使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通过温和的语言、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以及精心的照护,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产妇的救治。⑷对已经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及时告知出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危害性和注意事项等,详细的解答产妇疑问,将治疗的目的、作用、方法和预期效果等向患者作出详细的解释。同时告知医院临床医护人员的技术力量,获得充分的信任,消除不良情绪主动配合,使其得到及时有效救治;⑸讲解产后保健相关知识,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等,提高其保健意识,告知及时哺乳的好处以及良好的心态利于泌乳量的增加、预防及减少产后出血,指导正确的哺乳,促进宫缩及泌乳,利于产妇康复。
1.3观察指标
采用SAS、SDS量表对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则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数据库进行处理,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焦虑忧郁状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SAS和SDS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 .比较差异显著,P<0.05。
2讨论
在产科临床工作中,产科出血是产科常见严重并发症,而在其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的配合则是产妇救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的好坏也同样决定着患者的预后。而产后不良心理因素会刺激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的分泌,增加产妇产后出血量,影响产妇产后康复[2],而不良情绪的产生多与其缺乏分娩及疾病相关知识所致。健康教育是临床医学社会发展、医学进步的产物,也是医院从过去单一的治疗服务转向康复、护理、治疗以及预防综合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能够纠正患者不健康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尽可能的消除诱发因素。多项研究表明,采取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面对治疗的信心,提高依从性[3]。结合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紧张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该组病例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产后出血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产妇康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娟丽,施雪群.心理护理和产前宣教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61-62.
[2]梁宇鸣,鲁梅丽,潘迎春,等. 分时段护理干预对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231-1233
[3] 尉晓兰,尚雪琴.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中的护理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