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该清楚各种建设项目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的程度。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在中国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幸运的是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他们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关注。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效率。因此,第一步是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并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环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策略;工程
1当前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广不够
自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以来我国虽然出台了各种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些企业环保意识不强。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盈利能力而不考虑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一些企业会毫不犹豫地破坏生存环境。同时,这些企业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环境影响评估。以上种种现象表明环境影响评价的普及还远远不够,仍然有一些人不知道环境影响评价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努力最大限度地普及和消除这些存在的问题。
1.2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程度低
事实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密切相关,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需要公众的参与与合作。然而,实际情况是公众参与的热情不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主观上,他们认为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环境影响评价没有关系,彼此没有影响,不愿意参与环境评价;第二,环境评估人员没有向公众明确说明开展环境评估的必要性,这也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公众监督的权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让公众参与。
1.3环境影响评价缺乏法律执行
对于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在这些法律法规中明确指出,违规者将被处以罚款作为处罚,但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处罚措施并没有真正触及他们的利益,他们不会真正理解环境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也不会发挥实际作用。此外,在相关规定中,对妨碍环评的人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由哪个相关部门负责也没有明确的解释,这无疑给法律监督带来了一些麻烦。
1.4环境影响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低
随着中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但在环境监测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员工的敬业精神缺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工作的要求,甚至有些在职员工没有工作许可证,这将大大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提高工作质量,并在高效工作的同时确保人身安全,同时也有必要加强员工对提高自身能力的关注,让他们能够更积极地提高自身能力积极参与工作。就我国的现状而言,经济和技术在不断发展,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员工素质落后现象。这些地方大多受环境和地形的影响,与外界的交流较少,交通不便。因此,发展相对落后。针对这种情况,领导者应该努力改变并创造一个新的面貌,而不是敷衍了事,不做实际工作。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2.1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原则是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和设计,即在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时,不仅要分析局部,还要考虑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关注局部问题的解决时,也要考虑解决方案与整体的一致性,使整个合规计划成为合理有效的计划。因此,我们不仅要注意问题的某些部分,还要合理地把握整体。因此,完整性原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非常重要。
2.2科学原则
科学的原则可以指导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向。设计原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前一步。这时,如果没有合理的方向,设计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此,有必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设计进行科学的规划以保证重新设计能够顺利进行,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来说非常重要。
2.3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设计方案应考虑实际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从而被视为一个有效的方案。实际情况包括实际环境和实际人员能力。设计方案与实际环境的结合,可以使方案得到真正的运用和员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的方案才是合理有效的,才能使员工执行方案。
2.4多样性原则
为了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高效率,需要提高环境检测的质量,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不仅要从技术和人员方面入手,还要增加监测的次数,从而保证监测的可靠性。这就使用了多样性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方法,从而保证了设计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2.5连续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要求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时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整个实施过程,并且能够很好地控制时间和空间等各种因素的变化。
3环境影响评估战略
为了充分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环境监测人员需要了解环境目标,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充分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只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非常准确可靠,才能反映环境变化的真实情况,从而减少甚至避免评价中的误差,从而有效提高环境评价的效果。只有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环境质量承载力等指标做出有效的判断,环境影响评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是为环境污染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促进环境保护。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有必要避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失误,从而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埋下相应的隐患,影响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人员需要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和优化,从而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
3.1进一步提高关注度
为了使环境影响评价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确保环境治理措施的有效性,相关研究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为了提高人们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有必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合理配置人力和物力资源。
3.2创新的环境监测仪器
为了有效提高环境监测及其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有必要创新和优化相关工具,以确保其准确性。另外,要不断调整和更新环境检测仪器,使其更适应环境变化具有更高的匹配性。
3.3规范环境监测流程
环境监测过程是环境影响评价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检查,以将偏差降至最低,从而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策略
随着经济技术、人民生活和环境的不断改善,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价当前环境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各种手段监测当前环境,预测未来环境,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生活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经济。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策略也可以很好地应用到当前的工作中。
3.5政策评估的评估策略
政策评估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政策评估与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策略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3.6区域环境评估战略
区域环境评价战略是针对一个区域的特殊环境战略,对一个区域有特定的影响。
4结束语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也开始提高,并且由于近年来一些环境问题的暴露人们更加关注周围环境。环境保护是当今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也表明了对环境的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已纳入国家法律。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为环境保护做出不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扬辉.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实例探讨[J].绿色科技,2014(10):188-190.
[2]陈军,成金华.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03):111-119.
[3]凌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措施及相关问题阐述[J].低碳世界,2016(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