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秦玉洁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秦玉洁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筑领域中,做好防水防渗施工,一直是施工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
        山东聊建现代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筑领域中,做好防水防渗施工,一直是施工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为突破技术上的难点,相关单位应从技术层次进行优化,并对施工流程进行规范,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建设,能够使工程内部的结构趋于稳定,并全面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防水防渗施工的特殊性不言而喻,在进行建筑防水防渗施工建设过程中,为确保住宅建筑的整体质量,要保障其科学合理性与舒适感。因此,其施工要求高、难度大,是建筑工程的关键所在。如果防水防渗技术方法欠科学,忽视细节问题的处理,均会造成后期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影响工程质量以及人们正常生活。因此,必须全面掌握建筑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要点,强化施工质量控制,切实优化防水防渗施工整体效果。
        1建筑防水防渗技术的重要性
        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的各项施工内容都非常复杂,如果对防水防渗问题给予的关注度不够,或是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很有可能引发生各种渗漏问题,重则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施工中对于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受水侵蚀的概率,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地将建筑物自身的结构功能体现出来。应用防渗防水技术,不仅能够保障建筑物内部的设备结构,还可以在设备材料的预防方面发挥作用。最后,建筑防水防渗和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同时在目前经济形势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人们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了楼层建筑防水防渗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渗水漏水问题因素
        2.1环境因素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特殊性质,在施工期间的天气、温度等都有可能对施工情况造成影响,因此建筑工程存在漏水情况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如冬季开展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就有可能因温度的情况造成墙体裂缝问题,从而使建筑存在风险与隐患。导致建筑工程的渗漏问题还可能与雨水天气有关,在开展施工作业时,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较大,都可能会对建筑形成渗透风险。
        2.2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
        建筑防水材料是防水施工的基本载体与构成要素。纵观当前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实际,普遍存在着所选材料质量不合格这一共性问题,制约着防水施工整体效果的优化提升。为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建筑防水材料生产制造商盲目压缩成本,使大量质量低劣,甚至假冒伪劣的防水材料充斥市场,很难分辨建筑防水材料的真假,如若选用不当,极易为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效果埋下潜在隐患。
        2.3设计因素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需要设计人员设计出对应的施工图纸,这足以说明了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除了要把握好相关的设计要点外,同时还要对其结构做细致明确的分析,只有将调查工作做得足够充分,才能够防止渗漏问题的出现。
        2.4防水施工制度不健全
        建筑防水施工的有序进行,需要健全的防水防渗施工管理制度作支撑,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制度性保障。从当前防水防渗施工现状来看,部分工程实践未能及时建立健全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制度,使防水防渗施工流程缺乏必要的制度依据,违章操作现象频发,成为提高防水防渗施工质量的重大阻碍。尽管部分防水防渗工程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可行性不够,造成落实难、执行难。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3.1 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防水防渗技术一般都应用于屋面作业,主要的做法是混凝土导墙,这种做法指的是把墙顶面采用混凝土圈梁进行压顶,然后在屋顶处运用混凝土围梁当作屋面防水的又一层保护,如此可以有效地达到屋面防水的效果。另外,在屋顶防渗工作中,如果屋面出现积水问题会引起渗漏水问题,所以设计屋面结构时必须做好相关的排水处理措施,使得屋面结构不会因为大量的积水而压力过大,最终破坏其结构。屋面结构中同样也有许多存在缝隙以及结构之间间距过大的地方,需要用混凝土进行填充,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屋面的防水防渗能力。
        3.2外墙防水防渗技术
        在整体的房屋建设中,外墙也是经常出现渗漏的地方。外墙的渗漏主要是墙面出现裂缝,这是由初期建设的施工问题造成的。墙面上的裂缝会让建筑在下雨时渗入更多雨水,甚至还会危及建筑的使用寿命,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在修补过程中要先进行清理,然后在缝隙中涂抹水泥。另外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其他问题也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补,如脚手架孔洞就可用水泥浆进行涂刷。对于孔洞较大较深的情况,就要采用分层嵌补,最终使建筑的质量达到相应标准。最后对于边上的墙体阳台和地板的接缝也要进行灌封,最后使用水溶性密封蜡涂抹密封。
        3.3卫生间、浴室防水施工技术
        为确保卫生间、浴室等部位的防水施工效果,必须全面确保防水施工材料质量的可靠性,杜绝选用不合格防水材料进行施工,以免为防水效果埋下潜在隐患。在施工前,要对施工表面进行干化处理,避免水分侵蚀影响黏合效果。具体施工中,要注重细节,分层涂刷,确保相对均衡性,并将防水材料向上卷起一定高度。同时,要采取闭水试验等方面,进行及时检验与问题排查,确保符合施工标准及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开展后续施工工序。通常情况下,对于现浇混凝土施工而言,要严格按照振捣的技术规范进行振捣,反之振捣不实等问题,钢筋铺设布局合理,并进行进行养护管理。在拆模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杜绝在关键部位留置施工缝。在楼板施工中,要科学谋划预留管洞位置,杜绝事后临时开孔打洞。要确保楼板的上下层垂直度,预留孔径要超出实际管径的范围。在墙体底部,应该先行浇筑一层200mm左后厚度的防水墙,再行砌筑。砌筑中所用到的砂浆,要充分而饱满。地面应用防水砂浆进行全面找平,并在墙体上抹20mm,做好坡度,确保无渗漏。
        3.4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
        地下室因为施工环境的影响对防渗防漏的要求较高,人们也要重点关注此项问题。如果地下室修建时防水性能较低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不但会出现漏水问题,还会威胁建筑的安全性。地下室出现渗漏会损伤墙壁,因为地下室与上面的建筑也是相关的。为彻底地解决地下室渗漏问题,就需要设计人员提供地下室的详细内容,包括设计的相关情况和建筑结构。地下室的建设同样也要选择合格的材料,在进行建设时工人们要将重点放在防水防渗上,比如使用性质较好的混凝土,还要额外注意混凝土有没有出现缝隙、孔洞,在出现漏洞的地方用混凝土再次浇筑,保证地下室的防渗防水质量。
        结束语
        防水防渗工程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从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角度出发,其实际作用十分明显。施工单位对于这一部分的施工要严格监督与管理,该领域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深入研究,才能对防水防渗技术予以创新,使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更加安全,稳定,使用寿命也能更长。
        参考文献:
        [1]楼永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居舍,2019(19):54.
        [2]宋向明.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效果探微[J].居业,2019(04):106.
        [3]程子祥.土木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2):268.
        [4]于娟.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109.
        [5]郜瑞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