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 黄莉娜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黄莉娜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人口不断增加,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十分快速,这无疑给自然环境增加了许多压力。
        山东聊建现代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人口不断增加,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十分快速,这无疑给自然环境增加了许多压力。对于传统的建筑行业来说,存在着许多资源浪费的情况,不合标准的措施非常容易造成大气污染等问题,十分不利于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建筑行业开始推广装配式建筑,这种新型的建筑类型能够在很大限度上减少社会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建筑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基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BIM技术
        引言
        据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可看出,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了近几年建筑行业的热议话题,并且在国外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快捷且高效的建造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探索和追求的主要目标。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不仅能把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行等期间的所有问题实现信息化,还能有效减少施工期间出现的失误情况,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为建筑企业获取较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实现持续发展。
        1基本概念
        1.1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1.2BIM技术
        BIM技术具有很强的可视化特性,可将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该模型,更直观地解决两维图形表达不清楚的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构建三维模型进行设计,更直观地管理项目。传统做法中,在建工程的不同学科间沟通较少。在一些问题上发生冲突时,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进行解决。随着BIM技术的推广,可以预见与其他学科产生的冲突,所以这些冲突可通过预先规划来避免。BIM技术使项目的整个设计、施工和维护周期可通过动态模拟来实现,并对方案进行持续的检查和优化。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优点
        2.1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
        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就是预制构件的制作,只有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够减少后期问题的出现。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收集各类相关的信息,结合实际的建筑需求来构建装配式建筑模型,BIM技术能够有效地纠正模型中的错误,将不同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筛选和协调。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十分烦琐,许多参数都需要实时且准确,而BIM技术正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及时根据参数的变化来调整设计方案,为设计人员减轻了许多工作负担,提高了建筑设计的效率和可行性。
        2.2科学和技术的作用
        预制建材的环保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建筑物保温效果的提高可以通过外墙保温材料实现,通过降低人们在冬夏季的电器设备的使用,从而大幅降低电能的消耗。
        2.3项目信息公开化
        通过BIM平台的搭建,建筑项目中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数据都被收录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中,BIM技术通过对项目数据信息的统一处理,对数据库进行一体化的架构。其中数据信息主要包含项目的基础信息、附属信息等。项目的基础信息包括构件的物理性能、尺寸大小、位置坐标、材料密度、导热情况等。附属信息包含厂商信息、运输信息、存储信息等。从数据信息来看,传统作业模式下的信息链差,结构框架不完善。BIM的数据组织则是经过处理的,具有一定的结构性。由于组织方式存在差距,BIM能够做到信息的单一对接,而传统的信息则是一个与多个之间对接。

从这些对比中能够发现,BIM项目不仅有较为完整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能够让信息更加完整的保存和传输。这对于项目中的各个参与方来说,项目信息会更加公开化,团队之间额协作也会更加默契。
        3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
        3.1隐蔽工程管理
        房屋设汁过程中常常因为美观的要求需要对线路进行隐蔽处理,这些线路由于安装较为隐蔽或者放置在不易被关注的角落很容易被施工单位忽略。随着建筑物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物业不断调整,原先的隐蔽设施很有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由于BIM模型能够完整的了解房屋设计中存在的管线问题,因此只要是内部的管理人员都能够根据了解掌握的信息对设计内容随时进行调整。BIM技术还能实现房屋信息的实时更新,保证项目的安全,使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3.2事前指导性质量管理
        为有效地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在工程实施前,根据相应的施工合同、企业质量体系文件,国家和地方法律和施工组织设计,专项规划,建设标准和规范,工程质量计划,制订质量控制标准和装配质量方针。并建立部件的质量控制标准。在BIM信息模型中输入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标准和零部件储存,安装和联合,并在模型完整的质量管理信息数据库形成质量标准,为以后的施工过程提供指导。
        3.3管理阶段中的运用
        所谓管理阶段的BIM技术应用,是指管理人员能够把BIM技术合理应用在装配式建筑管理工作中,因为装配式建筑建设中的管理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有必要对此加大重视,并且还要在管理中充分发挥出BIM技术具备的可视化和模拟化等特点,进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管理工作质量。除此之外,在装配式建筑管理中运用BIM技术,还能在丰富信息资源配合的背景下,对人工成本费用、运输费及其大型设备租赁费等成本,展开信息化管理,促使项目资金得到合理运用。
        3.4在运行维修阶段的应用
        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建筑在生命周期中的费用消耗都来自使用阶段,每个建筑平均使用时间超过7年,其产生的费用会远远超过建筑本身的造价,所以建筑费用消耗一直处于不均匀增长状态。为了促进运营商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采取专业的建筑运营维修管理,装配式建筑进行设备维修时,需要多次收集信息,但由于收集的信息较多,经常会出现遗漏的情况。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市场中的占有度将会再创新高。预制构件也将由目前的简单、通用,变为复杂、不规则。可以说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会朝着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复杂的工艺,多样的造型,往往会导致施工质量控制难度的上升。BIM技术应用,在现阶段尚能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但长远来看仍存在不足。为解决发展过程中二者产生的矛盾,我们只有掌握BIM技术,将之广泛地运用于现有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才能更好地在现有基础上寻求突破。为此,本文根据现有装配式施工工艺中的质量控制的重难点,提出BIM技术解决方案,来给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作用,同时也期待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上能有新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健.解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21-22.
        [2]黄伟.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73.
        [3]张冬阳.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71.
        [4]任哲楠,王占立.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居舍,2018(22):78.
        [5]郁建垣.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8(33):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