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赵广平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赵广平
[导读] 摘要:近年来,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体制改革工作,这是为了确保电力企业在产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率来提高效益,并通过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实践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助于电力企业实现“零死亡、零火灾、零非停、零伤害”的目标。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近年来,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体制改革工作,这是为了确保电力企业在产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率来提高效益,并通过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实践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助于电力企业实现“零死亡、零火灾、零非停、零伤害”的目标。然而,由于部分电力企业在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上缺乏理念创新,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手段及奖惩机制建设上依旧沿用传统的体系,导致员工长期在一个安全性差、稳定性差的环境中工作,这势必会导致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面临着更多的安全事故隐患。
        关键词: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管理;管理模式;创新
        1“以人为本”理念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1“以人为本”心系员工安全
        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员工人身安全一直被作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重点,同时也被作为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对于电力企业来说除人力资本外的任何资本都是可以用金钱去获取的,而人力资本是企业难以用金钱来购买和衡量的,为此,电力企业要通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来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可以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这对激发员工在电力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意义。故“以人为本”理念可以充分彰显出企业心系员工安全。
        1.2“以人为本”促进效益提升
        企业员工作为电力企业实现生存、发展等基本目标的重要基石,员工个人的安全保障水平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率,进而会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电力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便是为员工提供科学、完善的安全保障服务,来彻底解决员工在电力生产中的后顾之忧,从而让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而这有助于电力企业在电力市场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员工是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基石和财富,“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可以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仅仅围绕员工安全这一核心内容,推动企业不断实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充分发挥出企业员工在电力生产中的积极性,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3“以人为本”提高执行力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基于员工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形成的管理理念,其要求企业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方式、方法及理念,实施更为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理念可以引导员工积极地去创先争优、艰苦奋斗,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对待各种制度的落实。电力企业员工在社会环境高度变化的今天其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如果电力企业在这种背景下依旧将员工看作劳动力,没有充分将员工个人发展、家庭生活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则势必难以满足员工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进而影响到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而应用“以人为本”理念可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有效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中的执行力,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在我国电力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2电力安全生产的不足之处
        2.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员工的安全意识对其安全行为有重要的自觉指导作用,很多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引起的。安全意识不高的员工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学习安全知识的主动性较差,没有认真学习电力安全培训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经验性判断:“我认为安全”,为电力安全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有些员工还停留在“要我安全”阶段,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对自身和企业的重要性,自我保护意识不高,平时不认真学习现场规章制度,不认真执行“两票三制”规则。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得不到提升,很容易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出现违章现象,造成责任性事故,严重影响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


        2.2员工出现习惯性违章操作
        据电力事故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企业安全事故中员工习惯性违章作业引发的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员工习惯性违章作业也是其安全意识不高的重要体现,一些员工在第一次违章操作后没有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存在侥幸心理,同时该员工可能会将侥幸心理传播给其他员工。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习惯性地出现“三违”现象,即管理违章、行为违章和装置违章。由于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一旦某个部位出现问题会导致整个系统不正常运行,因此“三违”现象极大地增加了员工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率。
        3电力安全生产充分发挥以人为本主体作用的对策
        3.1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电力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就是要将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时候,强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的重要性,让员工对待安全生产的态度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到“我能安全”,提高员工对生命安全的重视,督促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要求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更加人性化,根据企业的发展、设备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专业素养,制定人性化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候,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向员工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在厂区粘贴安全生产宣传漫画,提高员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兴趣;数字化运行模式能有效提高对电力设备的监控效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运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对变电站、各种远端机房和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能有效减少员工的工作量。
        3.2积极开展“全员反违章”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为了做到预防为主和事前控制,狠刹违章现象,切实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阶段,以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必须全员长期持久,坚持不懈的开展反违章工作,有效防控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各类违章,做到以“三铁”反“三违”,努力实现“现场无违章”的目标,切实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活动中要全员发动,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面覆盖,贯彻“以防为主,查防结合,落实责任,健全机制”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违章和查处违章的工作机制,持续深入地开展反违章工作。同时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四不伤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不漠视他人被伤害)能力,推行“主动反违章、自觉遵规章”,将反违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3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实行要具有高度一致性
        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各种规章制度与人性化管理并不冲突,并不是说人性化管理就不需要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的约束,而是强调在人性化管理前提下,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行要具有高度统一性,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为了督促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因此,规章制度不能形同虚设,要严格地执行贯彻下去,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符合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
        结束语
        “以人为本”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理念之一,对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其对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卫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4):156-157.
        [2]周彩金.解析电力安全生产中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2):170.
        [3]朱马钦.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2):6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