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家庭氧疗的指征及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高莉
[导读]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COPD,是一种具有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并且与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水肿的发生也具有密切的联系,还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高莉
(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575)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COPD,是一种具有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并且与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水肿的发生也具有密切的联系,还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慢阻肺的具体发病原因目前仍尚不明确,但目前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通常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有关,环境因素常包括吸烟、粉尘、化学物质以及空气污染等,而个体因素主要为气道反应性增高以及遗传因素等,其中吸烟是目前公认的慢阻肺重要发病因素,经研究表明,通常是与烟草中含有的多种有害物质例如尼古丁、焦油、丙烯醛等使支气管上皮纤毛运动发生障碍,从而降低机体局部抵抗力,导致病菌侵入机体引起感染,此外,被动吸烟也能够引起呼吸道症状及慢阻肺的出现。
一般来说当机体具有咳嗽、咳痰或是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并有慢阻肺危险因素接触史时,通常可考虑慢阻肺,但并非所有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都会发展成为慢阻肺,临床一般还需结合肺功能检查进行确诊。咳嗽作为本病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可能会导致终身不愈,具有长期、反复且逐渐加重的特点,早期一般为阵发性咳嗽症状,之后会逐渐进展为早晨明显,夜间阵咳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不明显。咳痰常在咳嗽之后出现,通常可见灰白色黏液痰,但当合并感染症状出现时,患者常会咳脓性痰。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症状通常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早期时仅会在劳力时出现,后期逐渐加重在休息时也常会出现,并且还容易引起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当疾病进展至晚期时,患者往往体重下降、食欲也逐渐减退,并有精神抑郁以及焦虑症状。另外慢阻肺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常伴有反复加重的气促、咳痰、喘息症状,对机体的气道、肺泡以及肺血管都会造成严重损伤,还会损伤骨骼、心脏等,对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均造成严重损害。
临床对患者的检查诊断一般需要结合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检查等为主,并基于临床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针一般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以及严重程度,同时对患者健康状态进行改善。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有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以及抗氧化剂等,但由于上述药物不能延缓肺功能的下降趋势,仅能够减轻临床症状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状态,因此临床还需要结合辅助患者戒烟、运动以及进行肺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控制病情发展。
另外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对患者予以长期家庭低流量氧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重要意义。

家庭氧疗一般是指对需要长期吸氧的患者在家庭中给氧,用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症状,还能够帮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等的防治,而对慢阻肺患者应用家庭氧疗时,其治疗指证主要为:动脉血氧分压≤55mmHg或动脉血氧饱和度≤88%;动脉血氧分压为55~60 mmHg或动脉血氧饱和度<89%,并有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或红细胞增多症;夜间或是运动时出现低氧血症等。另外对一些慢性呼吸功能不全、容易气急、面色发绀、生活质量较低下的患者,也可以予以长期家庭氧疗。
常用的氧疗装置主要有家庭氧疗仪、压缩氧气筒、家庭制氧机、液氧罐等家庭供氧装置,其中最为常用的为家庭氧疗仪,但在长期家庭氧疗具体应用时,应当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谨遵医嘱,严格按照氧疗医嘱当中氧气的来源供应、给氧方式、每日吸氧时间、氧疗疗程以及静息、活动、睡眠状态下的氧气流量进行治疗,并坚持“长期低流量吸氧”原则,用以纠正低氧血症,防止以及逆转由于缺氧导致的组织损伤与器官功能障碍等,同时还能够尽量保持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应用家庭氧疗仪对患者进行具体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体征表现每日吸氧,在吸氧之前一般要使用棉签蘸取清水清洁患者鼻孔,并提前调整好流量,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时间,通常需要持续6个月及以上治疗时间,且一般为15h/d,氧流量通常调整在1L/min-2.5L/min,相对应的吸入氧浓度在25%-30%之间,使得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至少达到60mmHg,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90%,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氧疗效果,同时还需要注意在睡眠时间也需要持续用氧,避免患者在睡眠中由于中枢神经兴奋性降低及上呼吸道阻塞而加重缺氧,并且患者应用的鼻塞、面罩、湿化瓶等均需要定期消毒避免感染,并且要注意保持鼻导管的通畅,每日及时清洗湿化瓶,还可以在湿化瓶中加入蒸馏水,用来增加呼吸道内的温度和湿度。
医务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家庭用氧安全,供氧装置应该有防震、防油、防火、防热的简单处理,氧气瓶在搬运过程中要小心谨慎,远离明火、热源等危险,平时应当放置在阴凉处,且在使用时室内要严格禁烟,避免引起危险。同时氧气瓶不能再在用尽之后再进行充气,压力表上指征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避免再次充气时由于瓶内进入灰尘杂质等引起爆炸。
患者在进行氧疗治疗期间,要注意记录每日氧疗时间、氧流量以及氧疗后的病情变化,并定期去医院进行血气分析检查,通常患者在经由家庭氧疗治疗之后紫绀逐渐减轻,呼吸逐渐平稳减缓,心率也逐渐平稳,精神状态有所恢复时,活动耐力增加,便表明家庭吸氧治疗有效,应当继续坚持,但若无明显改变或是有加重迹象时,则表明家庭氧疗效果较差或是无效,需要患者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造成危险。
综上所述,对于满足氧疗指征的慢阻肺患者予以家庭氧疗,确保患者在进行家庭吸氧时有安全保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对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