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李明珠
(云南省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在药理学实验中,报告的书写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能力要求。基于此,本文对药理学实验报告中存在的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展开了分析,并从初期指导、反馈矫正和评阅三方面提出了问题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使药理学实验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报告;书写问题
引言:对于医学生来讲,药理学为实践性科学,需要开展大量实验,并完成大量实验报告的书写。作为反映学生实验掌握情况的资料,实验报告书写要求学生在掌握药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各种能力,并树立科学实验态度。但在实践教学中,药理学实验报告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还应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药理学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
报告格式不规范
药理学实验报告拥有一定格式,需要保证写作规范。但部分学生在报告写作方面态度不认真,不仅字迹潦草,页面不整,也容易出现用语不专业的情况。在内容表达方面,存在口语化的情况,表格绘制也存在线不直、无计量单位等各种问题。一些学生随意将实验结论换成临床意义,无法满足报告的基本写作要求。实际按照格式要求,报告拥有固定框架,甚至被称之为“八股文”,要求明确罗列摘要、引言、材料、方法等八个部分,格式严谨。按照这种格式进行书写,能够使帮助学生建立科研思维,学会有逻辑的思考,做好实验细节的处理,并完成语言精准提炼。而报告写作不规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态度不端正或综合素质不高。
报告内容不完整
在药理学实验报告内容填写过程中,单纯的验证性实验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目的、材料、方法等内容誊写。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填写,应做到按要求完成全部信息描述,保证实验信息得到清晰传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报告写作方面流于形式,直接对实验指导书进行全盘抄写。实际上,药理学实验中时常将变动步骤或器材,直接抄写指导书显然无法对实验过程进行准确描述。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东拼西凑,无法准确区分单位概念,未能对照指导书进行实验记录,使得报告缺东少西。出现这种情况,与学生在实验期间三心二意有关,以至于写出的内容缺少逻辑。此外,部分学生在操作步骤写作中过于详细,将每个小步骤都罗列出来,使得内容繁琐、啰嗦。
报告结论不准确
实验报告结论撰写为关键环节,但实际部分学生因实验不理想直接抄袭其他小组结果,甚至将分析讨论得到的结论一并抄袭,造成报告内容雷同。而部分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不足,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时出现层次不清、不严谨等问题[1]。实际药理学实验重视药理机制,需要根据现象联系理论,最终完成本质分析。部分学生只简单描述结果,未能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部分学生能力不足,无法抓住结论重点,得到的结论与实验结果出现相互脱离。针对非预期的结果,部分学生由于理论知识和能力不足,也存在原因分析不准确的情况。受这些因素影响,报告结论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难以体现报告价值。
药理学实验报告的问题解决措施
重视初期指导
在开展药理学实验前,教师还应加强学生的指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能够严谨对待实验报告,使学生重操作、轻记录的问题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强预习,确保学生完全消耗实验原理和技术方法,为后期实验开展和报告写作提供保障。在学生科研态度得以树立后,教师需要强调报告写作格式和内容要求,促使学生按照科研论文格式进行报告写作,做到语言规范、准确,内容有逻辑,为之后撰写科研论文和临床资料提供支持。为避免抄袭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保留,避免学生因实验结果不理想随意更改数据。通过反复教育,能够使学生严格按照要求撰写报告。
及时反馈矫正
在药理学实验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反馈,使学生报告写作问题得到及时矫正。在实验一开始,教师应要求学生清楚讲解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督促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并且避免学生对指导书中的内容进行生搬硬套。在学生出现操作不到位情况时,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对实验条件、设计方案等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觉完成操作矫正。在学生得到的实验结果不理想时,教师需要及时提供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发生原因,并通过验证确定原因,以便在实验报告中给与合理解释,能够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保证实验报告内容科学性的同时,加强学生严谨科学作风培养。
强化报告评阅
针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教师应做到认真评阅,而并非是简单给出成绩。在学生首次完成报告提交后,教师需要仔细评阅,指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按照报告撰写规范改正。针对难以准确进行实验结论描述的学生,教师需要通过写出评语引导学生进行补足,发现的问题较多还应给与耐心指导,引导学生理清实验思路,学会运用相关理论完成实验结果准确分析[2]。在学生修改后,教师需要重新对报告进行评阅,重点对修改的内容进行审阅,并对不足的内容再次进行指导,促使学生逐步完成错误修正。经过反复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报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端正实验态度,认真思考报告写作问题,在确保报告写作质量符合要求的同时,形成正确科研习惯。
结论:综上所述,药理学实验报告书写在格式、内容和结论方面都提出了一定要求。为保证报告得到科学撰写,教师还应提前提供指导,提高学生重视程度,保证报告得到规范填写。报告写作期间,教师应加强反馈,确保书写错误得到及时矫正。此外,教师应加强评阅,促使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提出经得起推敲的结论,继而使报告书写意义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张璐,王清清,刘芳,等.药理学实验成绩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201-202.
[2]陈芬,彭梁杰.药理学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9):3091-3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