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期普通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蒋玉君 刘义龙
[导读]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病毒,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及气溶胶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故为了避免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期普通病房受到交叉感染甚至是暴发流行,实施一个有效的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就此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期普通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对策进行探讨。
蒋玉君 刘义龙
(武警河北总队石家庄支队勤务保障大队卫生队;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病毒,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及气溶胶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故为了避免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期普通病房受到交叉感染甚至是暴发流行,实施一个有效的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就此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期普通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普通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对策
冠状病毒属于大型病毒家族之一,其已知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严重疾病,而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前所未见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1-2]。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已接连发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病例,且均经诊断为肺部感染及病毒性肺炎,在2020年2月7日,我国卫健委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暂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3-4]。人们受到COVID-19感染后,多数会有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及发热等症状,甚至有部分患者可并发脓毒症休克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从而导致死亡[5-6]。目前,临床并无特异性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与隔离治疗为主。由于COVID-19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及气溶胶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故为了避免在COVID-19疫期普通病房受到交叉感染甚至是暴发流行,实施一个有效的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就此进行报道,如下。
1 COVID-19疫期普通病房消毒隔离管理的意义
目前,COVID-19的主要传染源为已受感染的患者,同时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是传染源,其可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及气溶胶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由于普通病房的住院患者受到基础疾病影响,故多数患者免疫力较为低下,均是易感人群,同时病房中具有相对密集的人群,若一旦出现院内感染情况,则可导致更大的危害[4]。因此,为了避免COVID-19疫情扩散与蔓延,必须加强实施防护措施,以保护易感人群。在医疗机构中,不仅仅只有患者是易感人群,医务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也属于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是确保人们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一个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手段。因此,加强普通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新型冠状病毒疫期普通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对策
2.1 普通病房的消毒管理对策
(1)需加强空气流通,给予开窗通风,30min/次,2次/d,并根据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调节。室内的物表需利用含氯消毒溶液(1000mg/L)擦拭消毒,2次/d,地面需利用含氯消毒溶液(1000mg/L)拖地,2次/d,并于30min后再用清水拖干净。(2)需高度重视各类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水龙头、门把手等。(3)卫生间需利用含氯消毒溶液(2000mg/L)擦拭消毒。(4)完善出院患者的终末处理措施,按规定及时处理生活及医用垃圾。
2.2 普通病房的隔离管理对策
(1)可发布患者探视与陪护的管控公告,在疫情期间住院患者不安排探望与探视,实行一人一陪的陪护对策,一人一证,无证不可进入。同时需减少患者及其家属不必要的进出次数,若需外出接受检查必须戴好口罩,这是最有效简单的避免吸入飞沫的防护手段,而根据防护效果,口罩依次为N95口罩、外科手术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即便是外科手术口罩与普通医用口罩也可有效阻挡70%的病毒飞沫。而在完成检查返回病房后需完善手卫生,因我国已确定于COVID-19患者的粪便中可检出COVID-19核算,故勤洗手的重要性仅在戴口罩之下,由于双手常接触到各类物品,极易接触到含有COVID-19飞沫的物品,一旦揉鼻、眼就可受到接触传染,因此返回病房后必须洗手完善手卫生。另外,在患者住院的时间段中,需4h/次接受一次体温检查,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告知医师,不可随意去往其他病房、病区及走出病房外,严禁擅自离开医院。

任何传染疾病的防控原则均是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7],COVID-19也是如此,而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外出次数与不外出。(2)将医院不必要的出入通道关闭,保留生命通道,并在开放的出入通道放置护栏以分流人群,且需提供专用通道给医务工作人员,尽量避免患者与医务人员共用通道。另外,需在门口安排专业进行个人信息登记与检查体温,确保入院的人群体温正常,存在发热症状者,需给予预检分诊;关闭不必要的病区出入通道,避免在各病区穿行。(3)需在疫情期间建立病房封闭管理规定,以避免交叉感染,如:①各个病区均需严格执行双侧门封闭管理,各科室视情况安排专人进行看守。②对于新入院的患者需立即进行体温监测,嘱其在住院期间不可擅自外出,给予“陪护证”管理,一患一陪护,并需身体健康、固定陪护,无相关流行病学与疫区接触史。指导陪护人员做好自身及患者的防护,重视手卫生,若一旦发生发热、咳嗽等症状,需立即告知责任护士与管床医师。另外,还需完善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实施探视控制制度,原则上不可进行探视,且无关人员不可进入病区。③管理人员需定期督导各病区落实封闭管理措施的情况,确保封闭管理在各病区中落实到位。(3)需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各病区应有专门人员进行看守,但由于在COVID-19期间各科室人员较为紧张,故可根据各病区的护理工作量与现有患者综述进行人员的合理调配,避免医务人员过度疲劳,确保工作质量。(4)需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通过筛选沟通信息与获取信息的渠道,综合利用及分析源于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参考,以完善管理措施,同时需重点学习卫健委、世界卫生组织所发布的防护指南与诊疗规范,并通过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及医院内网系统进行发布学习。另外,需培训与指导医务人员正确认知COVID-19,充分掌握应对COVID-19的有效防控措施。(5)还需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生活指导,由于COVID-19自暴发依赖,传播极为迅速,导致人们均存在程度不一的担心害怕或不安等情绪,故医务人员必须关心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情况,提供给他们一个合理的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避免发生不良事件。需积极主动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COVID-19的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根据发布的防控指南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维持一个良好的健康及卫生习惯[8],如:①若非必要不可外出,外出时需正确戴口罩。②勤洗手,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正确的吸收方法,尤其是在外出返回之后必须完善手卫生,而在手接触过公共设施与呼吸道分泌物后,需及时进行吸收。③在咳嗽与打喷嚏时需用袖肘或纸巾遮掩口鼻,不可随地吐痰。④需维持室内空气流通,作息规律,加强锻炼。⑤合理饮食,多饮水,确保水分充足,并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确保营养充分,增强自身免疫力。
3 小结
COVID-19疫情防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COVID-19的流行对于医务工作人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而如何在COVID-19疫情期间做好普通病房的消毒隔离是一个难题,我们必须加强医务工作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管理,才能确保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避免COVID-19蔓延。只有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与科学的态度,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方可杜绝COVID-19扩散,相信COVID-19的控制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严杰,李明远,孙爱华, 等.2019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感染性肺炎[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0,40(1):1-6.
[2]朱耐伟,赵平,戚中田.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研究现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0,40(1):7-10.
[3]华丽娟,王涛.加强堡垒,共抗新型冠状病毒[J].地质论评,2020,66(2):336.
[4]南征,王檀,仕丽, 等.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治思路与方法[J].吉林中医药,2020,40(2):141-144.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J].江苏中医药,2020,52(2):封4,封3.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J].天津中医药,2020,37(1):1-3.
[7]刘天.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聚集性呕吐腹泻疫情的消毒隔离措施改进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36(5):399-400.
[8]李新华,高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