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运用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6期   作者:1王坤芝 2李志伟
[导读] 近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摘要:近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步增长,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在迎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项新的施工技术,有利于维护建筑工程施工裂缝,功能强大,可避免建筑物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而出现裂缝影响稳定性。在应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时候,须严格贯彻落实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运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
         现代化房屋建筑不仅要注重房屋的安全性、实用性,还应该从结构特点、功能价值等多方面进行性能优化,特别是面对当前高层房屋建筑地下空间面积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使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整个施工工序的优化有效的提高了施工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1后浇带施工技术基本概述
         后浇带施工技术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为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浇筑钢筋混凝土出现不同的质量问题。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其中。对底板、梁、墙等部位展开相应施工工作。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造成混凝土钢结构出现变形等问题,变形等问题的出现,对于建筑质量会造成影响。在后续建筑的使用中,影响建筑使用寿命,严重情况下会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为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要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其中。
2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的意义
         2.1缓解建筑物的沉降差
         在一般的施工建筑进行当中,高层建筑以及裙房设计的结构和框架如何为一体,后交代技术在施工过程要将两者暂时性的分开,等到主体的框架施工结束,沉降量达到50%以上之后,就可以浇筑混凝土,把高低层的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在设计初期就应该计算两个不同阶段的受力情况,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行高水平的审核。同时融合为一体后也应当计算后期沉降差所带来的附加压力值。后续可以采取的调整办法就是调整压力差,如果当面对主楼的负载压力大,用整体的办法降低土压力;低层裙房部分可以采用十字交叉固定根基以增加土压力,使高低沉降差降低。
         2.2减少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影响
         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对混凝土这种原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这种材质在一定的情况之下能够发生水化作用,当实际施工过程中温度的改变,能够促使水泥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以及裂解,当水泥的这种变形以及裂解超出了混凝土所能承担的范围时,混凝图就会出现大小不同、多少不同的裂缝,从而影响房屋建筑的稳定性,不能够达到提升房屋质量的目的。而将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在房屋建筑当中时,可以为混凝土的变形以及裂解提供空间,减少混凝土的变形对房屋质量的影响,提升房屋建筑的稳定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保障。
3施工技术的要点
         3.1选用适宜的施工材料
         建筑工程中进行后浇带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现场施工情况选用施工材料。具体施工时,施工人员须向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膨胀剂主要是应对混凝土收缩造成的裂缝问题。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要注意裂缝和积水并及时清理,进而保持后浇带施工表层的湿润度。为有效加强后浇带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遵循施工标准用合理的配比调制混凝土材料。在这之中,减水剂不容忽视,减水剂能够加强混凝土的延展性。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要展开模板侧边压力实验,降低混凝土产生裂缝情况的发生。


         3.2考虑受力结构的影响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建筑有一定影响的还包括受力结构方面,一般来讲,后浇带在运用时,应选择在建筑结构中手里较小的区域来进行,并且在建筑实施的过程中,后浇带的断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后浇带断裂面对整体建筑的影响,无论是稳定性上,还是建筑的整体质量方面,同时还要对最后建筑的混凝土位置进行加固处理,并且按照建筑要求,可以在后浇带的梁板上留有些许的斜缝,利用上诉所说的方法来增强建筑的质量。
4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
         4.1施工缝处理技术
         一般来说,在开展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时会产生一些施工缝,如果不能对施工缝展开有效处理,必然影响后浇带与建筑物之间的契合度,直接影响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的现实作用。基于此,必须借助适当的技术对建筑物中后浇带施工缝展开有效处理,以控制施工缝对建筑物后浇带质量效果和现实作用产生影响。对于建筑物梁头部位的施工缝来说,应要求施工人员在考虑梁头位置后浇带边线设置效果的条件下对相应施工缝实施优化处理,同时保证建筑物梁头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效果和稳定性,继而提高建筑物各部位伸缩缝处理效果。对于后浇带浇灌处的施工缝来说,应要求相关人员利用标准化仪器设备对伸缩缝进行凿毛处理,同时清理伸缩缝中的石子和其他杂物,在保证接缝处清洁干净的条件下,保持接缝处的湿润度,为伸缩缝优化处理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在对后浇带施工缝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时,还应借助适当设备保证该区域混凝土振捣效果,并在完成后浇带捣实处理之后对其展开抹平处理,继而提高建筑物后浇带施工缝综合处理效果。
         4.2后浇带防水施工
         后浇带施工部位通常都存在施工接缝,都是比较容易产生渗漏据设、渗水的关键位置。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应对底板垫层上根渗漏、渗水的关键位置。在防水施工过据设计文件要求提前做好有效防水措施,并在后浇带两侧砌筑挡水墙并加设盖板,切实提高后浇带的防水性能。在进行外墙顶板进行防水施工作业的时候,需要在混凝土后浇带外侧砌筑有效的挡墙进行保护,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进行外墙防水施工与场地土方回填。在对后浇带的混凝土选择时应根据周边环境还有结构特性要求选择相适应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浇筑时尽量选择收缩性低或者带有膨胀性的混凝土材料。
         4.3后浇带的保护方案
         底板后浇带的保护,可采取在后胶带的两侧设置临时性的挡水砖墙,设置的高度应该高于底板的位置;如果没有进行挡水带的设置,那么会造成底板周围出现积水的状况而倒流入后浇带中,则因此应该在后胶带的两侧设置出挡水带;当挡水带进行设置之后,施工后处理完毕并且处置干燥之后,顶部必须应该用铁皮或者是木模板进行印封,再用砂石隔绝四周的水和空气,以临时栏杆作隔离,以免污染钢筋出现堆积垃圾的情况。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更多先进的施工技术被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做好相关工作,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人们建设出更多优质的建筑。
参考文献
[1]伯冬冬,范安华,李贺.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后浇带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30-31.
[2]梁连军.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5):7-8.
[3]倪国洪,胡旭峰.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82-83.
[4]徐鹏.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96+199.
[5]金虎.关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