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应用分析周中良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6期   作者:周中良
[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逐渐进入物联网时代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逐渐进入物联网时代,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可以提升其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本文对智能建筑和物联网进行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建筑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技术;物联网时代;发展和应用
          近几年,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利用互联网和传感技术,实现了物品的互联,在人们生活中提供智能体验。在建筑智能化中的运用,不但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还保证了其财产和生命安全。所以,探究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中的运用,有重要的意义。
1物联网及智能建筑的体现方式
          1.1物联网
          从字面意思来看,物联网主要是将事物与网络连接起来。其同互联网之间的本质区别就是,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其是对互联网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互联网是信息之间的交流,而物联网则是物品之间的交流。当前物联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网上购物、电子银行、教学医疗等领域都能够看到物联网的影子。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其已经成为我国公认的新兴产业。云计算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网络传输技术都与物联网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其中网络传输技术则是在网络层内进行信息数据传输和定位的技术,其涵盖了互联网、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这三方面内容。传感器技术则是实现物件的传感、执行和近距离通信等工作。云计算技术是实现不同地区计算机之间高效沟通的重要技术,其为物联网数据的科学管理以及分布式的计算提供了服务平台。
          1.2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是对用户的各种不同需求进行综合和整理,并结合建筑建设要求实行合理的规划,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个性化的建筑空间。智能建筑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如今智能建筑技术手段逐渐趋于成熟。建筑智能化不仅要以智能建筑作为主体对象,保证建筑能够真正契合现代生活对娱乐、工作的需求,更要以智慧城市发展为方向,实现城市级或者更高级别的智能化管理。
窗体底端
2 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应用
对于物联网技术和建筑智能化来说,二者的关系联系紧密,首先,建筑智能化的发展需要物联网的技术支持,离不开物联网技术,建筑智能化的多个环节也被物联网技术贯穿着。当前4G网络已经得到普遍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宽带技术得以发展、普及,不断推动着建筑智能化的进程。
          2.1智能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培养出来的青年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容易在各项国际赛事上获得奖项,但创造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却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的孩子。追根溯源是我们的教育模式有问题,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资源等外在条件的限制,我国对青少年实行的主要为“填鸭式”教育,老师将大量的知识短时间内灌输给所有学生,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实际情况。而国外的教育模式则更主张解放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自学并积极参与讨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后,我国的教育专家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建筑智能化在校园教学中就派上了用场。
          智能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课堂“搬”到网上来。学生们上课不在拘泥于以往的在教室里与老师面对面的授课形式,而是可以合理分派时间选择网络方式在图书馆甚至在寝室里完成课程。因教育资源有限,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高校采用这样的授课方式,优秀教师将课程提前录制,发布到校园网络上供学生观看、点播,还可设置专区与学生互动,进行答疑。

另一方面,一些新建设的校园已经引进了较为先进智能教学系统,即在校园内各个角落都有校园网络覆盖,学生可在任何位置观看教学视频,在网上完成互动。教室内的多媒体由讲桌里的智能设备统一控制,集多媒体、投影仪、话筒、智能黑板等功能于一身,为教学创造更好的环境。
          2.2节能减排
          随着温室效应问题的加剧以及各类极端天气的频现,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倡导节能减排。基于此背景,许多商家开始更改产品参数,响应国家号召,开发低能耗、低污染的产品,其中以空调企业为代表。此时,建筑智能化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就发挥了优势。将可感知温度的传感器安设在空调机箱后,即可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能源浪费。目前,许多大型商场已经安装了智能化的空调系统,因商场等地人流密集,很难符合大众的要求设立标准的空调温度,且较低的温度不但会造成能源浪费,还会带来巨大的电力成本。智能化空调系统通过机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可感知地面温度、湿度等,然后将此数据传输给数据平台,平台即可通过科学方法计算出适宜人体肌肤感知的温度并自行调节,将环境温度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
          2.3住宅区安防
          以往的住宅区安防设施仅停留在安装监控器的阶段,其为园区的安保监控工作带来的实质意义并不大。因为大多数的监控设备的参数设置都只能短期保存监控影像,且陈旧的安保系统也只能在事后提供影像证据,没有实现事前预警的目的。建筑智能化即可有效规避该类问题,智能化的安保系统与传统形式相比有很大改进,能够实现预警效果。智能安保系统主要由电子巡逻、视频监控、报警设置、及出入口控制等几部分组成。不同于以往的安保系统,智能化的安防系统不但配备了先进的监控设备,可随时调取影像外,还将红外遥感技术应用其中。工作人员可在后台24小时监控整个园区情况,并通过红外遥感技术指挥摄像头任意切换角度,调换视角。这样,即便成本较低,也可实现对整个园区24小时的无死角监控。
          2.4“一卡通”的使用
          无论是外出乘车还是去医院就医,一张小卡片即可有效解决我们日常的生活需求,这都是建筑智能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利用数据库技术,将各类数据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录入卡片后,实现统一管理。既方便了工作人员办公,也为人们节省了时间。例如,目前各大高校在学生入学后都会为学生发放录有学生个人信息的学生卡,这张学生卡里不仅有学生的基础信息,更可以实现学生在校园内的吃饭、借书、洗浴、就医等一系列日常活动。通过以太网及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一网、一卡、一库的三面结合。但通过实践经验来看,接触式的IC卡稳定性不强,容易造成数据泄密等问题,个人信息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甚至会出现卡被盗刷等现象。因此,目前各机构都在逐步完善使用新的非接触式IC卡。
窗体底端
3 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
物联网时代中,建筑智能化发展迅速,主要有下面几点内容:
3.1 智能建筑逐渐增多
现在,智能化建筑理念已经被人们接受,特别是年轻人,更加喜爱这种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追求建筑物舒适度的同时,更加重视便捷性,学校、医院、商业区、住宅等都使用智能化技术,并且随着新技术的产生,我国智能建筑将逐渐增多,最终实现建筑的全面智能化发展。
3.2 和绿色节能理念结合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形式更加倾向于绿色节能,从设计到施工,都遵循绿色节能智能化的特点,在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现在,节能减排是将来智能建筑发展的趋势。
3.3 实现技术的外延
智能建筑在物联网时代下的发展,不但增加建筑物的数量,对其建筑材料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至今为止,智能化只体现在建筑使用功能上。未来的发展是建筑原材料也逐漸智能化,从源头上体现了建筑的智能化。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众多领域中都有所运用,其中智能建筑在物联网时代中,有广泛的运用,通过智能安防中的运用、监控系统中的运用等,提升了建筑的舒适性,并结合其发展趋势,需要技术人员将智能化和物联网充分结合,促进我国建筑的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汇源.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5):155—156.
[2]安平.刍议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应用[J].门窗,2016(11):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