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阶段港口码头的施工建设中,其中运用较好的基础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手段,效果较为突出。切实保障港口码头能够发挥出较强的实际作用效益也就成为了比较关键的要点内容,从港口码头的构建来看,首先要保障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只有基础结构稳定性好了,其整体应用价值才能得到提升。
关键词:港口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近些年对外贸易发展良好,这就对港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也加大了升级建设港口的力度,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在建设港口工程中,由于受到较为复杂的环境的影响,需要较多资金,所以在港口施工中应当确保工程质量。当前我国港口建设常常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其能够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深层土层中,无需耗费过多时间,有着十分便捷的施工条件和技术,并且适应性很强,所以无论是新型港口工程还是改建扩建港口项目中都对该项技术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1钻孔灌注桩技术分析
钻孔灌注桩有着诸多优点,比如较强的适应性,简单的施工工艺等,当前在桥梁工程等领域已经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还比较少应用于港口工程当中。由于港口工程建设处于十分特殊的环境中,对技术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上部荷载较大,要求施工要在短期完成,面临着诸多的难点。当前很多港口工程建设当中选用的是桩基形式、钢管桩、预制桩等基础类型。和钢管桩、预制桩相比,钻孔灌注桩无论是承载力还是成本方面都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可以在港口后方建筑工程、小栈桥式码头、内河小码头等工程中应用。港口码头需要处于临水区域,有着较差的地质条件,在承载力上存在严重不足,可以选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来确保港口工程建设基础能够满足地面建筑建设需要。此外,在重力式沉箱码头后轨道梁中也可以应用该技术,保证其垂直荷载承受力,能够节省很多资金,并且外部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2港口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常见问题
2.1钻孔位置和垂直偏差过大
遇到一定的障碍物是造成垂直偏差过大和钻孔后平面位置发生变化的具体原因,钻孔位置偏差过大还会导致就地安装的设备不够稳定,导致作业时钻杆弯曲。地面质地软硬不一导致钻机的施工平衡性不能保证是造成垂直偏差过大的另一种原因。硬物和孤石造成土层中物质混乱也属于遇到障碍物的情况,也会导致钻孔位置出现偏差。
2.2孔壁坍陷
孔壁坍陷也是钻孔过程中极易发生的一种质量问题,泥浆中存在大量的气泡、突然漏失入股泥浆都会造成孔壁坍陷。泥浆护壁不好、土质疏松、护筒内水位不高等原因也会造成孔壁坍陷。在实施钻孔灌注桩技术时需要特别注意控制钻孔的速度,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注浆,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导致孔壁塌陷。
2.3漏浆问题
护筒发生倾斜或者移位时容易出现漏浆问题,漏浆严重时会引起地基的整体下沉,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
3港口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
3.1设置施工平台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的基本场地是施工平台,施工平台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能够顺利、按时完成港口施工工程。港口工程中施工平台建设在水上,受到较多影响因素,所以对其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设计施工中应当对现场地质、水文条件、施工环境等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施工水位、波浪等不会对平台稳定性产生威胁,从而便于后期使用和拆除等工作的完成。应当确保其安全性,无论是位移还是沉降、倾斜都要满足标准规定。
在深水区的桩位可以用桩基平台,浅水区桩位处于相对较好的地质区域可以采用筑岛平台,在风浪大且水深的区域可以使用导管架
3.2埋设护筒
在港口工程中,护筒埋设的标准要求十分严格。首先,应当选用坚固耐用的护筒,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的钢板进行焊接。护筒内径应当不超过桩径300毫米从而更好的对上部结构稳定性提供保障。可以采用锤击打入方式埋设水域护筒,并且应当做好导向和定位实时进行护筒监控。考虑到波浪的影响,护筒定高比施工水位要高出1.5-2.0米左右。为了避免施工中出现钻头碰撞到护筒的问题,应当密切关注护筒内部是否出现冒水问题,如果出现此现象那么钻孔工作应当立即停止并且不得移动护筒,如果护筒出现位移应当进行调整后方可继续施工。
3.3清孔换浆
检查终孔质量,如果满足了设计要求应当立即清理干净孔底杂物,避免桩基承载力受到过后沉淀物的影响出现下降的情况,同时应当避免泥浆沉淀对钻孔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出现坍塌事故。清孔换浆工作应当根据土层性质、沉渣厚度要求等相关参数做好设备的选择。进行两次清孔换浆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将各个方位导管进行轻微活动,利用泥浆将桩孔底部和四周沉渣进行冲击并且带出。对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进行检查,只有在泥浆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下一步施工,如果没有达标那么需要继续清孔。
3.4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
在制作钢筋笼时应当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做好除锈、截断、机械连接、点焊连接等处理工作,保证钢筋笼所用材料的质量。可以采用整体制作方式或者分段制作方式,具体应用中根据运输工具、安装条件等各个因素进行确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钢筋笼保护,避免搬运或者吊装过程中钢筋笼出现变形。加劲箍筋是常用的固定钢筋笼内侧的装置,每隔两米焊接一个加劲箍筋,在内部每隔三四米设置临时加强架,保证加强架后期能够自由拆卸。用混凝土垫块在钢筋笼各个主筋上按照一定距离进行设置,最后固定好钢筋笼,可以采用导向钢管为固定工具。在安装钢筋笼时,保证竖直进入到孔洞中避免对孔壁产生碰撞。
3.5灌注水下混凝土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首先应当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资质和施工技术进行检查和考核,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如果灌注桩施工选用的是分包商承担那么需要对承办单位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进行考察,只有符合规定的施工队伍才可进行灌注桩施工。其次,应当制定施工方案并且制定完善施工技术组织方案。再次,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应当检查图纸和施工方法,并且对施工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检验材料质量。最后,应当核对材料、设备、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确保其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完成二次清孔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在施工中最后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从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技术水平的影响,为此,应当高度重视施工过程和技术。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大,应当严格控制坍落度,通常将港口工程混凝土坍落度设置在180-220毫米之间。可以掺粉煤灰和减水剂将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效提升。石料应当尽量选择直径在5-30毫米之间的卵石,最大粒径也要控制在40毫米以内从而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卡管的问题。应当均匀地拌和混凝土,将混凝土灌注时间和运输距离进行缩短。
结语
港口工程项目的难度比较高、周期长且成本非常高,只要是出现事故问题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港口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应该选择成熟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施工成本。钻孔灌注桩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施工技术,其可以满足多种条件的施工需要,但是容易出现很多的事故问题,这就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来进行施工,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其不会出现事故。同时需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技术水平,合理组织施工,全面提升港口工程的质量,带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辉.港口工程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知识,2016,36(11):78.
[2]周文彬.港口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6(2):123-124.
[3]邵伟.港口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分析[J].四川水泥,2017(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