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国人民需求的增长,对于土木建设越来越频繁,而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对社会经济都有巨大的影响,质量因素除了人为原因外,材料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而混凝土的运用则是建筑材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施工技术问题也需要通过相应的处理。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引言
伴随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有序推进,新时期在建筑行业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支撑材料,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全面的质量管控,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施工损失,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裂缝,需要针对性加强裂缝防范,这样才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全面提升施工成效。
1导致土木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的原因
1.1土木项目的工程设计方面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将工程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有效缓解,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建筑分析,而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减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其设计方向,对于建筑工程设计来说,需要现场进行全面配合,通过材料与环境等。工程设计中对于材料构件出现的问题与质量,需要不断地进行混凝土自身等级的确定,需要对钢筋配合比以及结构制定出一套防止裂缝发生的合理方案。
1.2温度与湿度因素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应用过程中首先应当了解其成分,混凝土的制备需要应用水泥、水、沙石等材料。在应用水泥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水进行搅拌,水泥与水会发生水化热反应,这样就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在使用时释放很多的热量,这些热量一部分通过逐渐散发的方式消失,另一部分也是大部分主要聚集在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内部,大体积混凝土本身不具备良好的散热功能,本身积聚大量热量会导致内部温度过高进而会增加压应力产生的概率,一旦产生拉应力,会导致混凝土各个位置的温度不均匀,如果超出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承重负荷,那么就会出现裂缝等问题。此外在混凝土拆模工艺中表面的温度会出现迅速下降,那么也容易导致出现裂缝。
1.3混凝土自身的原因
混凝土的稳定性一般体现在对抗物理、化学作用力时的稳定能力。如果其体积稳定性较弱,那么混凝土就会出现开裂,导致自身的变形能力降低,溶液等侵入混凝土内部,使得耐久性受到影响。混凝土自身有收缩特性,就算在没有荷载时也容易产生收缩现象。由于混凝土的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本身能承受的抗弯拉强度,裂缝就随之出现。对于不一样的混凝土水泥等配比不同,收缩值有所差异,所以,我们要重视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随着水泥的粗细变化,骨料含泥量也有所区别,裂缝的出现频率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通过试验确定水泥和骨料的配比。
1.4工程地基变化引起混凝土开裂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对现场环境没有做到精确的勘察,并通过不合理的施工设计进行地基结构的破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地基变形,甚至是在挖掘地基过程中深度没有达到标准,因此对于施工环节中材料不合格等现象,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受力不均匀,出现开裂问题,从而直接导致整个施工的质量下降。
1.5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固化不到位,并且有很大原因是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度由于混凝土的温度而变化,体积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不均匀的干燥和潮湿很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收缩和变形,最终出现混凝土裂缝。
2土木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防控方式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前要对项目进行设计,以保证在其施工时符合工程的实际要求,美观性达标,在施工缝设计时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缝的控制。在准备模板时可以选用三种材质的模板:木模板、钢模板、钢木模板。木模板的优点是它相比钢模板有较好的保温功能,所以,我们在选择模板时必须注意温度的影响。我们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要计算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它的收缩性能,进而确定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施,以减少温度裂缝的出现。
2.2注重原材料的生产及运输
原材料的质量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要监督管控好原材料的质量,防止在施工时或施工完成后出现问题。混凝土是由多种原材料混合而成的,因此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相应的检查。同时在选择原材料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不要选择不合理的材料。施工场地的原材料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查看,以防止材料质量的损坏。对原材料进行审查,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严格审查,防止施工中使用不合格材料,影响施工质量。进行房建时,常用的材料时混合料,该混合料由多种原材料按一定配比混合而成,较原料相比有一定的优势。由于混合料的重要性,在生产混合料时,一定要做好检查工作,从而有效保障质量。混合料的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时温度,特别是出场温度,控制好出场温度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合料的稳定性,提升混合料的性能。
2.3科学采取混凝土温控措施
在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混凝土自身发热情况的产生,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首先要考虑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与火山灰水泥同时增加缓凝减水剂,帮助混凝土提高凝结程度,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再安排浇筑过程中,首先要避免高温焦作,通过短距离的输送混凝土可以进入冷水搅拌控制混凝土温度,在搅拌过程中减小混凝土平他厚度在设置冷却管与安装测温系统进行冷水循环方式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方案的制定对其温度监管具有有效的处理,在冬季施工期间,由于气温较低增加混凝土凝结速度,因此在避免气温低于5℃下进行焦作或者是采用加入。热水鱼骨料的形式进行加热了买管等技术措施,最后在养护阶段可以进行附魔等方式进行保温,减少混凝土收缩能力产生的裂缝。
2.4做好裂缝问题产生后的处理措施
上文已经提到一些自然因素,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往往会在混凝土当中填入一定的添加剂来预防裂缝问题。但是,也需要对所加入添加剂的比例和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由于添加剂的不当使用导致对混凝土原料产生不利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中裂缝处理的方案需要进行不断的展示,在施工中对于混凝土裂缝引起需要相关的重视,加强人员的监管力度与施工操作流程,同时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更好的处理方式,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保障施工质量,更能为我国土木建筑建设节约更大的成本,促进行业发展以及我国国家经济利益,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优质的服务才是土木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福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四川水泥,2019(10):18.
[2]申万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居舍,2019(24):91.
[3]高铜传.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解析[J].四川水泥,2019(07):201.
[4]冯昱燃.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0):51-52.
[5]靳晓亮,蒋毅敏.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