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给排水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系统的设计规划当中,必须确保其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从而让城市的健康发展得到有力保证。通过以上对市政给排水设计现状的分析,能够从中发现很多的问题,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为市政给排水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基于此,以下对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问题;发展;设计思路
引言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城市给排水进行科学规划能够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能够将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但是,从目前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建设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首先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可以为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1给排水设计方法及原则
基于目前国内城市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城市化建设进程依然处在发展阶段,给排水系统对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要不断转变设计观念,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相结合,从而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市政给排水工程联系密切,给排水系统不仅可完成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供给及生活污水排放等,并且可将地面上的雨水快速地排放出去,因此给排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对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合理布置管道系统,明确划分汇水流域,科学设计排水水流方向及相应的出口位置;全面了解城市内部道路基本情况,确保设计能够快速排放降水;设计雨水工程时,要对该城市的雨季及道路积水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通过相关计算公式和径流系数进行排水工程设计;在管道敷设时要充分考虑敷设坡度,并要根据其他因素确定管道埋设深度;合理设计排水量,综合考虑施工要求及当地气候条件;设计污水工程时,要充分了解城市污水排放标准,然后根据管道充满度及水流速度等因素,确定管道敷设深度、管径、坡度等,并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
2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人是主要因素,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着给排水工程的使用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技术人员不同于施工人员,对于地下管道施工情况了解不深,设计时缺少实地工作经验,而且给排水系统在施工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就易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设计出的给排水系统不适用城市的使用。另外由于现在水资源的宝贵,在给排水设计时技术人员要将节能环保理念运用其中,使给水工程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污水、废水处理能够进行二次利用。
2.2市政排水系统设计问题
随着城市用水量的不断增加,相应的污水排放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排水管道的设计。以往的市政排水设计注重于对城市污水的排放,而忽视了其它功能的开发,如雨水收集、废水排放、城市排涝等。此外,在我国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如果没有对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就难以保障雨水的顺利排出,导致很多的道路存在严重的积水问题。
2.3给水稳定性不足
给水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相对少见,主要受到突发事件、用水量短时波动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如某地为开发区,给排水系统建设之初,设计的管道内径、分布特点等,能够满足当地5万户居民的使用要求,随开发区建设不断完善,大量工业企业和人口进入开发区,原有给排水系统难以满足供水要求,出现供水中断等问题,影响企业和民众用水。此外,材料选取不当的情况下,部分给排水系统管道也可能出现破裂、维护工作压力大等问题,降低给水稳定性。
3市政给排水设计思路与发展分析
3.1加强防洪排涝设计
防洪排涝是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一项基本功能,通常可将其划分为外部防洪排泄、内部防洪排泄,其中外部防洪排泄主要通过堤坝、水坝及水库来实现。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就是内部防洪排泄设计,其主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气候、天气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洪排涝设计,通过集水井、排水管道、绿化带等进行雨水的收集、存蓄和排放。
3.2加强给排水设计的监管
首先,给排水工程设计期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径流系数,然后结合雨水排水管网的实际情况,促进给排水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制定一套有效的行为奖惩制度,对于发生的设计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对有良好表现的设计人员给予合理的奖励,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设计人员积极性,而且能够有效实现科学设计监管的目的,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其次,管理人员应建立技术培训体系,定期对设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并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实际抽查,一旦发现任何设计问题,将进行连带责任调查,从而保证了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质量。
3.3创新设计思路
例如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纳入到城市给排水设计中,将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使其储存在地下部分,将雨水进行自然性的渗透,采用低耗能的设计工艺,在持续发展观的引领下,有效的规划市政给排水设计。结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应首先强调的是优先利用植草沟和雨水花园,进而实现自然生态的蓄水、储水与净化回用等功能。此外,在给排水管材的研发上,应加强新材的有效利用,结合现有的钢材制的管线来说,其应用发展已经深入人心,但是随着给排水管线质量的进一步需求,复合型的塑料管材已经逐步的替代了现有的钢制管材,从而能够达到排水通畅、管材的质量较轻,且施工及维修、更换方便。应合理的进行给排水的规划,结合生态性、经济可行性的原理,使得给排水规划与设计更加人性化。
3.4BIM技术的应用
给排水设计规划包括管路空间布置、切合地形特征等方面。传统的设计规划依靠大量的勘探人员通过实地测绘,构建数据图进行规划,这种方式不仅耗时耗力影响工程进度,而且数据的精度也无法保证。BIM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具体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BIM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用地周边环境的三维数字重构,以最大的相似度还原地貌特征、道路格局等信息。技术人员依据工程需求对施工用地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随着工程的进行对施工空间的转移进行优化布置,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设施重新布置的次数从而节约施工成本缩短工程时间。第二,利用BIM技术的数字化特性,详细标注出施工区域地下管路布置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路线,进而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防止施工过程对周边设施造成损坏。第三,BIM技术提供了供排水流量信息,技术人员在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评估水流量信息,从而更加合理的布置管路建设方案,使项目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与人们日常生活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有直接联系,相关施工单位应重点控制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对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不得盲目处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确保给排水工程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为人民提供高质量服务,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煜.浅析市政给排水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63-64.
[2]张灿.提升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的措施分析[J].居业,2019(06):172+175.
[3]黄江涛.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发展及设计思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105.
[4]马巨宝.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的常见问题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01):167-168.
[5]徐鹏飞.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6,48(0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