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中产生的工业废水也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进行处理,因而属于高能耗过程。而工业水的处理过程,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相关工艺进行优化控制,进而降低能源消耗,且提高应用效果。本文对工业领域节能现状及节能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了工业水处理的电源控制、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节能监察工作、管理体系完整性的监督等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节能;现状;措施
1我国工业能耗及节能技术现状
随着我国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先进节能技术的实施和推广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持续下降。多项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高峰可能出现在2020年左右,比建筑、交通等能源消费部门更早。这一背景下,能源消耗会逐渐稳定,限制耗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近年来,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约40%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业行业的节能技术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保证了产品更好的发展。目前,许多工业行业的水平不断提高,其中生产技术提高了节能的水平,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市场经济中,节能技术的创新发展加强了绿色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减少了工业行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节能技术发展不完善,相关法律也不健全,想要更好的提高节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在不断的提高节能技术发展的同时,需要国家对绿色科技进行更多的扶持,就目前市场应用的节能技术来说,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降低产业耗能,同时保证一切发展与国际水平持平。
2标准化工作在工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节能与绿色标准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和实施节能与绿色标准,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最小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进一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工业节能与经济发展
钢铁行业,我国钢铁工业主要技术装备规模化、自动化、高效化取得重大进展。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预炼焦—烧结—炼铁过程,而低能耗短流程电弧钢仅占13%左右,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宝钢以及鞍钢这种大型钢铁企业的专业技术已经突破原有的水平,与国际上的工业企业持平。在2016年前,我国钢铁行业的水平并不高,同时一些中小型企业的技术较为落后,整个钢铁行业发展不平衡。在此背景下,钢铁行业的产品消耗能源巨大,给资源的良好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钢铁行业主要是固体燃料,产生大量的二次能源,尽管回收余能余热有很大进步,但占剩余的能量和热量的大量低品质余热回收的超过50%。
4工业节能技术探讨
采用富余扬程释放技术、真空负压回收技术、系统流量匹配技术、冷却塔势能回收技术、功率因素提高技术,以安全高效生产为主线,进行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优化提升,使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与能量利用最佳结合,实现对管网进行实时数据釆集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及负荷变化自动跟踪,改善末端供水不足问题。该技术适用于工业冷却水节能技术改造,已进行产业化应用,在应用案例中,安装WISDOM管理平台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年节电量约37万kW·h,折合标准煤126t。预计未来5年,该技术推广应用比例可达到20%,年节能6.8万t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18.36万t。
5工业领域节能具体措施
5.1工业水处理的电源控制
(1)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涉及到大量的电气设备,如泵、风机、空气压缩机、搅拌器、电气绝缘设备等。为了降低功耗,需要优化这些设备的使用。按照常规污水处理和排放的要求,一般是指悬浮颗粒处理、化学需氧量和营养盐的要求。
有许多方法可以处理这些污染物和不同的功耗组合。首先,在选择合适的工艺时,还需要优化工艺设计,控制设备数量,自然降低功耗。例如,可以使用溢流来减少所使用的泵的数量,研究表明,MBR工艺可以替代传统的生物处理设备进行生物处理,从而降低能耗。其次,注意材料选择和工艺控制,降低功耗。例如,尽量选择低能耗的电机,从根本上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结果表明,采用变频调速、合理运行和停止使用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电动机的功率损耗。(2)加强工业水处理电源的管理,总之,随着社会各界对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关注度的越来越高,发电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加强设备运行中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力度,通过对设备系统的管理,降低设备运行中的能源消耗与安全风险发生的几率,确保设备设备始终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提高发电厂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发挥发电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5.2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节能监察工作
(1)进一步强化推进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实施,加大强制性节能标准贯彻实施力度。向先进企业、先进水平看齐,确保标准指标先进,加强对用能设备起到引导约束作用,强化完善节能管理标准体系,推动工业企业加强节能管理推动实施节能技术改造。(2)贯彻执行强制性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依法规范工业企业用能行为。通过加大工业节能监察力度,督促重点企业贯彻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落实能源计量统计制度,淘汰落后工艺和用能设备产品,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利用价格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提升能效,降本增效。
5.3管理体系完整性的监督
要促进运行人员责任意识的形成,建立责任制,促进监督管理的合理实施;同时,要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奖惩制度,对成绩突出的,要给予奖励,提高工作积极性;对不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的,在此期间可以适当处罚,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此外,还应建立考核制度,确保监督维护的有效实施。
6我国工业节能未来展望
未来节能减排技术政策应侧重于灵活的设计。目前,我国实行的工业节能技术主要是借鉴,没有根据我国的行业发展进行规划。在标准化的工业规划中,需要加强对技术的要求,采取强制性节能的措施,对工业行业产生的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情况进行抑制。在节能措施实行的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企业的配合。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中,工业的发展可能会得到限制,导致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产生一定的变化,同时会对市场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想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工业节能之间的关系,需要优化节能目标,对现行的数据以及实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保证工业节能技术的更好发展。在改变工业发展现状的情况下,系统的对工业行业进行分析,转换思想,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节能。对企业的内部人员进行培训,重视对专业的人员的培养,改变传统方式的节能,减少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有着较大的能耗和水耗量,如果管理不善或者工艺出现问题,则会导致大量的浪费,所以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节能控制。不同的排放要求条件下会使用迥异的工艺内容,因而需要综合考虑,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优化控制。
参考文献
[1]尹晓娟.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9,31(06):54-57.
[2]孙小明.工业设备的防垢与节能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19(12):17-23.
[3]温宗国,李会芳.中国工业节能减碳潜力与路线图[J].财经智库,2018,3(06):93-106+143-144.
[4]蒋雪梅,祝坤福.基于内外资企业能耗强度差异的工业节能潜力分析[J].管理评论,2017,29(01):12-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