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美学的理念出现于20世纪,属于建筑研究中的新领域,其主要涉及建筑美学与审美。建筑美学最基本的任务是以美学为基础,美的规律为基准,进行建筑创造,包括建筑的艺术形式,建筑的审美,建筑美学规律,生活与建筑美的联系,建筑艺术的鉴赏等等。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学观念
1工程概况
某休闲会所位于在A市的某湖畔,在湖畔度假村的内部。该会所的自然条件优越,山水环绕,并且周边有生态公园,水库等生态版块,空气质量好,非常适宜休闲度假。
2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的融入
2.1空间布局分析
2.1.1总体布局特点
该会所是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个性化房屋,东西方向长40m,南北方向宽30m,建筑面积为1200m2,东西南北四方布局,交通便利。主入口为东北朝向,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盈顶的处理方法,再加以调整,配以红色砖瓦,使用小型简约支柱,显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屋顶的设计上,结合现代人对于自由、自然的追求,打造成平面天台,视野开阔,充满时代感。又可以增加与大自然的交汇,聆听风语,对话山水。墙壁选择石砖为基础材料,前檐两角各置尖角,中置玄关墙缓冲,上悬小篆改编字体牌匾,其中穿插并行观景窗。全屋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为一体,实现传统建筑意向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2.1.2空间格局分析
该会所参照中国传统院落进行布局,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元素,充满时代气息。会所采取对称布局的方法,以中偏北为对称轴,在门窗的设计上,同样增加传统元素,改变排列增添个性,既保持对称的均衡性,又增加不对称的元素,提高个性化,为整个会所增加元气。从大门进入会所内部,在偏左方向就是连接前后的主干长廊,再配以水景天窗,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井意境,在进行树木的点缀,让身在其中的人可以感受到古人观天的意境,形成建筑空间与建筑形式的辩证统一。
在中心走廊左侧设置一座水中石壁,刚好与北大门的中厅形成交相辉映之境,此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中的“壶中天地”。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多有山水点缀,正是“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在水深中,点缀以石;在叠石处,傍以水流,“水石结合”,透出自然之理,正好体现出中国文化中阴阳调和的生命宇宙观。在墙面的设计上,使用重复手法配以大面积的仿格栅,依次排列,构造光影意向,实现动与静的连接。
中心走廊的右侧与亲水天井连接,内设古船,既能形成私密空间,还能渲染气氛,增加意境。
长廊中心与后展示区直接相连,利用有色玻璃进行两处空间的间隔,在分隔墙上使用圆福门进行装饰,更显诗情画意。在门窗等处进行植被的装饰,做好细节处理,尽量使其既能够充满传统意境,又可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1)天圆地方:
该会所总平面为方形布局,并以方形规划为原则对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在房屋设计上,采用圆形镂空雕花门,方圆结合,一刚一柔,刚柔并济。
(2)进深:
该会所利用中心长廊,打造安静清幽的氛围,通过长廊将各个功能区进行连接,干练直接。
二层的各个房间,也可以通过长廊进行串接,借鉴骑楼式大进深小开间的特点,既可以满足使用功能,又可以抬头看天,低头看景,将进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开放式:
中心长廊使用柱子进行支撑,形成开放式的空间,既可以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又可以开阔视野,使人身处长廊,也可以观赏周身的景色,充分利用光影关系,排除障碍物,通过反射、折射的物理原理达到投影艺术效果或削弱光照。
2.2建筑单体设计
2.2.1入口
会所的入口同样是汲取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并做出了适当的演化,外观上更加新颖,更能展示中国文化的气韵。
该会所的入口采用对称、半封闭的大屋檐,色彩鲜艳明亮、夺人眼球,既有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还能开拓视野,尤其是天气晴朗的时候,更显光彩,给人自然、舒展之感,体现出中国佛教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佛家禅宗的自然观。
通过有色玻璃、人造砖等现代材料结合现代处理手法,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调整,既可以改变传统建筑的使用功能,又能增加建筑个性,使其具有更高的识别度。
将现代化手法加入到传统建筑中,不能简单的进行复制,而是在坚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加入现代个性,使其既可以融入到现代环境中,又保持独有的特性,实现均衡与非均衡的巧妙结合。
2.2.2中厅
中厅位于会所的中心偏北处,是整个会所的中心场景,对于会所的总体布局具有统一协调的作用,集进韵律、均衡、自然于一身,在空间布局上,采用半开放半闭合的组织结构,柱间采取建筑审美的韵律,利用光影效应增加艺术效果。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画”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般采用白墙灰瓦,门窗框景等手法,将建筑打造成一幅充满意境的水墨画。借助此情境,会所整体设计成白墙灰瓦,以灰白为主色调,再辅以建筑雕花、植被,以光影的手法,呈现出一幅亦动亦静的“画作”,一墙一瓦皆是诗情画意。
2.2.3陈列室
陈列室属于封闭空间,在设计中,选取现代材料与处理技术,在空间的处理上将光与影的相互效应表现的淋漓尽致。陈列室靠近东侧后门,离中心长廊比较紧。在设计中,采取传统建筑中封闭元素的处理方法,利用有色玻璃进行空间分割,将中厅与陈列室隔开,提升视野效果,增加层次感。在陈列室的出口,利用光影框景效果,给予参观者一定的提示与指引。
3结语
综上,在新形势下,人们的思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单调的建筑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无法获得人们的关注,因此,建筑设计师要学会转变思维,深入研究建筑美学,将美学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提高建筑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杨海军.美学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现[J].低碳世界,2017(21):174-175.
[2]赵春蕾.论美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