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裂缝产生原因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杜飞鸿
[导读]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桥梁,
        摘要: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桥梁,有“基建狂魔”之称。在桥梁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桥梁垮塌的报道屡见不鲜。混凝土开裂现象经常困扰着桥梁工程技术人员。本文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  应力裂缝  温度裂缝  变形裂缝  工艺裂缝
         前言
         实际上,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原因。如果采取一定的设计和施工措施,很多裂缝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尽量避免工程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就其产生的原因,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
         1、混凝土桥梁裂缝种类、成因
         1.1、荷载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桥梁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
         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①设计计算阶段,结构计算时不计算或部分漏算;计算模型不合理;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少算或漏算;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结构安全系数不够。结构设计时不考虑施工的可能性;设计断面不足;钢筋设置偏少或布置错误;结构刚度不足;构造处理不当;设计图纸交代不清等。
         ②施工阶段,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不了解预制结构受力特点,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式;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
         ③使用阶段,超出设计载荷的重型车辆过桥;受车辆、船舶的接触、撞击;发生大风、大雪、地震、爆炸等。
         次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①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由于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同常规计算有出入或计算不考虑,从而在某些部位引起次应力导致结构开裂。
         ②桥梁结构中经常需要凿槽、开洞、设置牛腿等,在常规计算中难以用准确的图式进行模拟计算,一般根据经验设置受力钢筋。若处理不当,在这些结构的转角处或构件形状突变处、受力钢筋截断处容易出现裂缝。
         1.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某些大跨径桥梁中,温度应力可以达到甚至超出活载应力。
         1.3、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
         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大部分属表面裂缝,裂缝宽度较细,且纵横交错,成龟裂状,形状没有任何规律。
         研究表明,影响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有:
         ①水泥品种、标号及用量;②骨料品种;③水灰比;④外掺剂;⑤养护方法;⑥外界环境;⑦振捣方式及时间等。
         1.4、地基础变形引起的裂缝
         由于基础竖向不均匀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使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导致结构开裂。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质勘察精度不够、试验资料不准;②地基地质差异太大;③结构荷载差异太大;④结构基础类型差别大;⑤分期建造的基础;⑥地基冻胀;⑦桥梁基础置于滑坡体、溶洞或活动断层等不良地质时,也可能造成不均匀沉降;⑧桥梁建成以后,原有地基条件变化。如桥梁附近因塌方、山体滑坡等原因堆置大量废方、砂石等,桥址范围土层可能受压缩再次变形。因此,使用期间原有地基条件变化均可能造成不均匀沉降。对于拱桥等产生水平推力的结构物,对地质情况掌握不够、设计不合理和施工时破坏了原有地质条件是产生水平位移裂缝的主要原因。


         1.5、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或由于氯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由于锈蚀,使得钢筋有效断面面积减小,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削弱,结构承载力下降,并将诱发其它形式的裂缝,加剧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破坏。
         1.6、冻胀引起的裂缝
         大气气温低于零度时,吸水饱和的混凝土出现冰冻,游离的水转变成冰,体积膨胀,因而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当混凝土中骨料空隙多、吸水性强;骨料中含泥土等杂质过多;混凝土水灰比偏大、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力使混凝土早期受冻等,均可能导致混凝土冻胀裂缝。冬季施工时对预应力孔道灌浆后若不采取保温措施也可能发生沿管道方向的冻胀裂缝。冬季施工时,采用电气加热法、暖棚法、地下蓄热法、蒸汽加热法养护以及在混凝土拌和水中掺入防冻剂,可保证混凝土在低温或负温条件下硬化。
         1.7、施工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拌和水及外加剂组成。配置混凝土所采用材料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水泥中游离的氧化钙含量超标;②砂、石骨料的粒径太小、级配不良、空隙率大,砂石中有机质和轻物质过多;③拌和水或外加剂中氯化物等杂质含量较高时对钢筋锈蚀有较大影响。
         1.8、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构件制作、起模、运输、堆放、拼装及吊装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容易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竖向的、水平的、表面的、深进的和贯穿的各种裂缝,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出现的部位和走向、裂缝宽度因产生的原因而异,比较常见的有:
         ①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或踩踏已绑扎的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钢筋保护层加厚,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
         ②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导致钢筋锈蚀或其它荷载裂缝的起源点。
         ③混凝土浇筑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既塑性收缩裂缝。
         ④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使得在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⑤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使得混凝土与大气接触的表面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⑥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水和水泥用量,或因其它原因加大了水灰比,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使得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裂缝。
         ⑦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接头部位处理不好,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
         ⑧混凝土早期受冻;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
         ⑨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施工前对支架压实不足或支架刚度不足,浇筑混凝土后支架不均匀下沉,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⑩装配式结构,构件运输、堆放、安装顺序不正确等。
         2、结束语
         一座桥梁从建成到使用,牵涉到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由上述可知,设计疏漏、施工低劣、监理不力,均可能使混凝土桥梁出现裂缝。因此,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是保证结构安全耐用的前提和基础。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巡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桥梁施工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2.市政桥梁结构裂缝及加固技术处理研究  蒋敏  建材与装饰  2018
         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刘桂芳  山西建筑 2018
         4.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尤玉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