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来说,严格把控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力度,才能有效的获取良好的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展现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自身的价值。但是,由于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体系相对较为复杂,并且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经常产生一些施工质量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市政道路桥梁主要建设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建设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往往需要露天进行,容易受到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等,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各个季节的施工不利条件的防范工作。例如,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部门需要做好防冻防寒工作;雨季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防雨和排水计划,避免影响工程项目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除此之外,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如地形、地质和气候等,充分体现了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复杂性。
1市政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的特点
就我国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施工特点而言,首先,和一般的工程项目比起来,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量是比较大的。通常情况下,一座城市的中心区域是建设市政道路桥梁的主要场所。因此,如果想要促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方面,要详细的勘察与分析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确保施工现场的整体施工环境能够满足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需求;另一方面,要对影响市政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的各种因素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及时的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其次,和一般的工程项目比起来,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难度是比较大的。在建设市政道路桥梁的过程中,施工现场周边的管线与地线不但具有错综复杂的特征,且数量十分的庞大。因此,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建设施工规划方案,就很容易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埋藏在底下的管线与地线造成破坏。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但会增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还会对工程的建设施工进度与建设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最后,和一般的工程项目比起来,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速度是比较快的。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工程都是在城市的中心发展区域开展的。因此,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会对当地的交通道路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建设市政道路桥梁的过程中,就要在确保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对建设施工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尽可能的提升建设施工的效率,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当地的交通运行,进而为人们的交通出行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2市政道路桥梁建设施工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制度相对较为落后,并且制度细节不够完善和全面,这些制度普遍与国家施工管理相关标准不匹配,一些款项存在矛盾和权限。同时一些施工部门运用的施工管理制度过于传统,具体款项与当今路基施工管理要求不符合,为竣工后的工程质量埋下极大的隐患,并且大幅提高了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复杂度和难度,使施工管理人员产生无章可循的情况。除此以外,因为我国领土面积较大,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建筑行业发展程度存在巨大差异,对施工管理制度基本标准和系统化要求也不尽相同。甚至还有一部分不能在施工正式开展以前建立一套完整管理系统的情况,致使工程实际开展过程中混乱无序,造成施工管理的风险水平大幅上升。
3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策略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涉及很多环节,如立项、决策、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目标和特点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建立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提升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运行的安全性。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合理分解各个项目目标,确定工程项目的控制计划,及时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定期分析计划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在出现偏差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调整。例如,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准备阶段,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合理设计路基填土和沟槽回填压密度的计划值,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收集试验路段的密实度数据,在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施工企业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现既定工程目标不合理时,相关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施工目标。同时,发现合同规定的施工工期较短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可行性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如组织、技术以及管理措施,同时,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确保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年限,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4市政道路桥梁主要建设技术分析
4.1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建设市政道路桥梁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属于最基础的建设技术。在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品质能够符合实际的建设施工需求。通常情况下,尽可能的选用使用钢纤维材质的混凝土材料,以此来充分的发挥出混凝土材料的最佳效用,进而提升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其次,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环节能够一次实现,同时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振捣频率与振捣时间。再次,在混凝土建筑完成之后,要对后期的养护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的三小时后,要抹平混凝土的表面;在混凝土收水之后,要二次抹平混凝土的表面,同时将潮湿材料铺在混凝土上;浇水养护的时间不能少于十四天;养护期满,要及时的填充缝槽,同时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干燥。最后,相关的工程施工企业要结合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情况来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随着建筑施工领域的不断发展,预制混凝土连锁块也逐步的被应用到了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比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技术更加的符合现代化的工程建设需求,将其应用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土材料的浪费。
4.2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滑模施工技术
在建设市政道路桥梁过程中,滑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滑膜施工技术具有很多的应用优势,例如机械化程度高、整体结构性强、施工周期短、应用成本低以及施工质量有保障等。在应用滑膜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借助于爬升式千斤顶设备,以此来将模板与工作台提升到相同的高度中,于此同時,要及时的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从而让混凝土能够在模板中逐渐的成型。其次,在应用滑膜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细缝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地提升市政道路桥梁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4.3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翻模施工技术
近年来,翻模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在应用翻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借助于大型塔吊设备,以此来有效的提升起大面积的钢模板材料和工作台。在此过程中,要将钢模板支撑到牛腿支架上,同时确保钢模与工作台能够处于缓慢的提升过程中。其次,要为工作台上的施工作业配备专门的作业人员,由其负责完成钢模板的加工操作。通常情况下,翻模施工技术涉及到三个层级的模板,需要为每一个层级的模板设置相应的安全高度。在安装模板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扳手葫芦,同时采用交替进行的方式来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与模版支设作业。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同时做好模板的支护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道路桥梁路面的承载能力,还能够有效的提升道路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4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工程而言,在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定位实测的方式来确定钻孔的位置,同时设置好钻孔作业的深度。其次,在开展正式的钻孔作业之前,要及时的做好相关的清理工作,随后在完成放线定位与钻机就位的基础上,利用钻机钻进成孔。另外,在完成了钻孔清理工作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严格根据钻孔基点位置和钻孔线进行测量,同时严格的核查施工图纸,发现文艺要及时的进行改进。再次,开展钻孔灌注桩施工。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确保泥浆循环系统能够提前准备就绪,科学合理的设置泥浆池的长度、宽度以及深度,同时确定钻孔灌注桩的灌注容积;另一方面,在开展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在开钻使需要设计小冲程,同时确保清水和粘土能够被冲击到护筒中。另外,当钻机钻入到砂石层的时候,要结合泥浆的密度来对钻进的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4.5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在建设市政道路桥梁的过程中,地基施工技术也是尤为重要的。在应用地基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首先,如果在施工地区存在软土地基的情况下,就要及时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通过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来增强地基的强度与硬度,从而有效的提升市政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比较常见的软体地基处理方法有碎石桩搅拌处理法、排水固结处理法、复合地基处理法以及换填处理法。其次,要重点处理市政道路桥梁的过渡段,从而有效的提升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地基的强度,进而有效的降低市政道路桥梁路面出现跳车和裂缝的几率。在此过程中,第一,在摊铺新料的过程中,要使用切割机来对路面存在的塌陷和凸起进行清除。另外,要及时的对清除过程中产生的碎料进行清扫,随后将沥青结合油涂刷在路面上。另外,还要做好冷接缝处理。第二,要确保混合新料能够具备良好的压实度。通常情况下,会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尽可能的将每层的厚度控制在二十毫米。第三,利用严格的检测来对压实度进行有效的控制。第四,做好沉降处理工作,科学合理的运用沉降处理技术,从而有效的提升路面桥梁过度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而为人们的交通出行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
4.6加强过度段处理技术的运用
对每一个工程来说,过渡段都是很重要的,因为过渡段是道路桥梁安全的基础。在进行过渡段的施工时,首先要搞清楚切割机是否能顺利的清楚路面塌陷和凸起障碍,然后在清扫碎料后适量的刷上沥青,按照严格的程序铺上新的辅料,保证新的辅料的压实度能够符合标准。同时,在路面压实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分层填筑法将厚度控制在20mm。另外还要加强沉降工作的管控,不断完善沉降监测和管理技术,进而提升道路过渡段的安全稳定性,保证车辆和行人的顺利通行。
4.7桥梁钻孔灌注技术
其实,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将桥梁钻孔灌注作为控制的重点,一定要处于连续施工的状态,并且对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导管进行严格的检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漏水现象的产生。同时,针对堵管现象,需要立即将导管取出,与混凝土浇筑表面分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以及泥浆夹层现象的产生,确保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吸泥机和空压机等方面的配合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堵塞工作的产生。一旦发生断桩现象,是可以利用冲击锥进行处理,保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难度大,施工内容相对复杂,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根本上保证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丰仁.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5):129-130.
[2]左良志.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5).
[3]刘兵,张迪.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管理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5(3):171-172.
[4]许腾,李譞,陈本军.市政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251-252.
[5]刘清.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研究[J].居舍,2018(12):51.
[6]宋学鹏.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主要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8):169,171.
[7]柳晓娟.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8(2):57.
[8]庄莲.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S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