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中,生态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实现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来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力,但是在现阶段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城市理念已经成为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所有的城市规划都要能够建立在不违背生态环境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同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应该以生态保护为工作核心,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切入,明确了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融入域市规划设计的意义,提出生态城市规划思路和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设计;城市发展
引言
生态城市是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所衍生出的新型社会关系,以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为基本前提,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到与自然相协调的效果。落实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可为一体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
1生态型城市规划概念
城市建设需要遵循人与自然融合的原则,人们生活在生态城市中,会更加健康,心情愉悦,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要全面保证整体、合理和科学,只有全面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形成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才能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使城市发展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更好地使人类生活融入自然环境中,保证和谐相处共生。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现状
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很多方面没有重视,因此出现很多方面的问题。目前的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比如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原本的城市自然生态就没有被保护,而在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下,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城市的建设出现很多问题,在市场压力的影响下,城市规划的效率不仅低而且建设进度缓慢。种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城市规划的效率低、科学性不能得到保证,城市的设施建设等,生态建设缓慢。
3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策略
3.1合理设计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规划主旨是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在规划层面上,要从城市的特色出发,明确规格与建设的侧重点,提出特定阶段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充分彰显出城市的特色。在设计层面上,要高度注重城市景观与产业结构的融合,并合理规划住宅区,以“为市民提供舒适居住空间”为前提。根据生态城市规划的总体思路,景观设计要围绕自然景观而展开,如道路两侧景观的规划要与周边环境和建筑在空间上形成协调关系。从园林设计来看,针对存在江河湖的城市可在其两畔打造城市公园,发挥出自然资源的价值,使其融入至生态城市建设体系中,此后再融入城市文化,丰富城市人文内涵。关于工业领域的发展,尤为关键的是可持续循环理念。此外,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创建环境测评体系也至关重要,通过此手段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更好地消除环境污染现象。
3.2加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就城市湿地而言,其中涵盖很多内容,如湿度植物、土壤等,一定要做好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对城市四周环境加以调节,最大限度地减少旱涝等情况出现的概率。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城市四周湿地的保护以及修复工作,提升综合生态系统的防护水平,以此在城市规划期间充分落实绿色生态理念。显而易见的是,生态湿度就城市的总体生态而言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能够加快城市发展的脚步。
3.3构建科学的生态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生态需要合理有效地构建,形成更加科学的生态城市布局空间,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讲,结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构设计需要全面结合好目前自然资源情况,同时,更要全面考虑到城市整体设计,使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规划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构建具有特色的生态城市,使人们的交通出行、生活娱乐、购物休闲等结合到一起,实现多功能整体设计。
结构设计时,要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形成新旧结合、远近结合,对一些迁出的工厂、老城区改造,要保证原来历史文化和生态,这样,才能形成整体的城市结构,提高城市美感。
3.4个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融入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以城市的个性化发展为导向,根据城市本身的特色和地域文化等要点建设特色的生态化城市。注重历史文化的使用,注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打造独特的生态文化城市。同时要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保证城市规划科学性的有效方向;在城市规划的管理上,要做好控制;在监督机制上要合理完善,提高环保的整体效应和全面渗透。
3.5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现阶段,市民对城市品质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经济发展这一层面,绿化建设已然是评定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关键指标。生态城市规划工作中需形成科学的绿地布局方案,尽可能提高绿地利用率。根据城市结构布局特点加大绿地建设比例,采取点、线、面相串联的方式,形成绿地结构。以不影响城市自然布局为基本前提,适当融入人文景观,结合城市发展状况,通过妥当的方式将自然与人文融合,提升城市建设的协调性。此外,居民住宅区对环境要求相对更高,可采取设置绿地的方式使住宅区与产业园区分离,在保证城市建设的前提下形成完整的生态连廊。关于生态城市房屋的建设布局。
3.6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在开展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一定要做好人工干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已有生态系统的全面改造。以往的生态系统受到人类影响而遭到严重破坏,借助以往的恢复能力,并不能实现高效的恢复。对此,可以将人工方法渗透其中,以此提高生态系统的改造质量,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科学恢复。除此之外,在开展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自然景观的保护工作;二是做好生态景观的保护工作,灵活运用新型技术手段,大力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
3.7个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融入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以城市的个性化发展为导向,根据城市本身的特色和地域文化等要点建设特色的生态化城市。注重历史文化的使用,注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打造独特的生态文化城市。同时要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保证城市规划科学性的有效方向;在城市规划的管理上,要做好控制;在监督机制上要合理完善,提高环保的整体效应和全面渗透。
结语
总而言之,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也正在从经济需求向着环境需求的方向发展,因此这就给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除此之外,随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重中之重,而生态规划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在未来城市规划工作开展中,要始终坚持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为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瑶.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住宅,2019,26(10):134-135.
[2]刘新宇,王丽艳.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研讨[J].居舍,2019(29):105.
[3]王楠.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9):23-24.
[4]马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8):127-128.
[5]梁炜炜,熊耀平.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设计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8):15.
[6]贺小飞.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新区规划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