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邵明辉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6期   作者:邵明辉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政桥梁的施工质量将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政桥梁的施工质量将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预应力施工技术也对桥梁施工水平和施工的周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的案例主要就市政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施工策略
1、市政桥梁工程预应力施工
         1.1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准备主要表现为设备、材料的准备和施工技术准备;其中,材料的进场检验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其选用材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施工结构主要使用性能,特别对于预应力钢材的质量和出厂厂家的资质检验工作,需要在实施前完成,确保其满足使用需求和功能要求;预应力张拉设备、注浆设备等相关配套设施需提前由第三方完成检验和校正,并附相应书面检验证明,保障预应力施工顺利进行。施工技术方面,应对张拉机械设备理论张拉力、伸长值、摩阻损失等相关参数进行模拟校核,结合钢绞线的实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为后续预应力施工储备数据依据,从而整体提升工程质量[1]。
         1.2布料和穿束
         预应力束按计算长度下料(机械切割),编束时要顺直,不得扭结,其头部要适当前后错拉形成一圆顺的尖端,缠裹严密、结实。对后张法预应力束,在穿束前要对孔道进行清孔,穿束时需保证两端延出线的一致性,对于粘结段的位置与长度进行调整。在穿束方式的确定中,鉴于实际工程中单根穿索的方式面临着较大的缠绕的可能性,一旦发生缠绕清理将费时费力,对于施工进度也将十分不利。因此,选择在准备工作中提前对相应部件进行编号,例如以12根钢绞线作为基本单位,增强其工作的整体性,减少互相缠绕的现象发生。另外在穿束前还需要对于预应力孔道和锚垫板进行检查,从而在工作中提升稳定性。
         1.3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张拉工作之前需要进行预紧张拉的工作,从而保证钢绞线的松散程度满足钢绞线张拉的实际需求,也减少了在后期使用中钢绞线缠绕的可能性。公路桥梁的施工中,钢绞线进行的预紧操作质量直接影响了工程加固的基本效果,当钢绞线的松散程度比较大时,两端入手的张拉工作是比较适宜的。预紧张拉的标准:可以有效保证钢绞线不发生错位、不出现缠绕,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后续的工作。当预紧张拉力等于设计张拉力的15.0%时,为最佳的状态,为此在施工中应该进行更为精细化的控制工作,以免影响预紧工作的质量。施工人员在高应力张拉作业的准备阶段,好应该做好构件尺寸、排气孔等情况的检查工作,从而在安装和浇筑工作中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2]。安装安全度较高的工作平台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在高空应力张拉操作的安全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有效减少施工中所面临的生命财产的诸多威胁。另外操作之前进行校验、设定张拉机械设备、机具、仪表的参数的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施工中对于校验设备的精度要求为2.5%和1.6级以内,需要在工作中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1.4孔道压浆及封锚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对多跨连续有链接器的预应力筋孔道,应张拉完一段灌注一段,而实际施工过程因其操作位置的特殊性,常常伴随较高的工作难度,需选择适合有效方法的进行压浆。例如体外索锚固横梁进行压浆,则主要采取了局部粘结的方法,在开始压浆工作之前利用模型试验的方式,保证施工中符合要求的饱满度和密实度,在施工也进行施工工序的规范从而提升施工的质量。另外,在压浆工作中局部的粘结力要高于张拉力1.1倍,从而保证压浆质量达到相应的要求。张拉操作的后期,以手动形式进行最后的压浆处理,保持其压力的稳定性。对于埋设在结构内的锚具,压浆后应及时浇筑封锚混凝土,确保锚具的及时封闭。
2、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2.1 在混凝土箱梁方面
         在桥梁中,混凝土箱梁是极其重要的部位之一,其跨度大都在40cm左右,通常不超过60cm。一般来说,强钢绞线和低松弛钢绞线等是预应力技术的重要构成,并通过纵向预应力来固定张拉吨位。

结合不同桥梁的施工技术需求是不相同的,要加强纵向预应力钢束的应用,以此来配置锚具,结合箱梁与钢绞线的数量配置,桥梁箱梁悬臂板的悬出长度较长时,就需要使用较多的钢绞线,如果悬臂板的长度为4m,所需要的钢绞线至少为3~5根。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也要适当加强悬臂浇筑施工方法的应用,而且预制拼装也得到了应用,然而在我国公路桥梁变化的影响之下,在公路桥梁结构中,40m~60m的“双向”预应力结构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这就需要加强大吨位支座的应用。
         2.2 市政桥梁加固应用
         公路桥梁加固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使用预应力来对构件性能加以提高,构件性能强度补强。为了能够满足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建设日益增长下对桥梁质量的要求,延长桥梁建设应用的使用寿命,提高加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初始应变值。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考虑对构件预先的力所产生的压应力的实施标准,受压区预先产生的拉应力来应对桥梁的承载能力,这样就能够减少构件在初始弯矩的作用下,压应变及拉应变所产生的力,不仅仅如此,还能够增大构件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后,产生应变力的增量,包括加固钢筋时所产生的应力作用,能够充分利用预应力技术加固钢筋强度。
         2.3 在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分析
         在市政桥梁施工中,如果不对混凝土采取措施,混凝土路面经过长期的车辆碾压,就会出现很多裂缝。而合理地应用预应力技术,则能很好地改善混凝土;直接应用预应力钢筋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当前,我国在混凝土路面上应用预应力技术已经逐渐地发展成熟,同时,该技术在很多工程中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混凝土构件所受的拉应力,进而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混凝土路面会因温度变化及车辆碾压的作用出现变形等情况,因此,在市政桥梁施工中应考虑更多地应用预应力技术,如在混凝土中施加纵向预应力,可以很好地预防路面出现横向裂纹;同样的道理,要想预防路面纵向裂纹的产生,就需要施加横向预应力。除此之外,因为车辆的转弯会使得路面遭受巨大的离心力作用,而在工程转弯处怎样有效地应用预应力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3、施工过程中问题和控制措施
         3.1因为力度不匀而产生裂缝
         任何市政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都可能会因此产生拉应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得桥面产生裂缝。裂缝在载荷力的作用下更是会不断地扩大,甚至在之后延伸到桥梁的两侧[3]。其中,外部温度过高都会加剧裂缝的产生。因此,施工人员一定要定期做好路面保养的工作,并有效地运用洒水车来对桥面的温度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产生裂缝。
         3.2预应力的孔道发生堵塞现象
         在桥梁预应力施工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预应力堵塞的问题。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完呢提,则会增加桥梁预应力张拉力度的难度,最终使得整个施工的过程不能够顺利地进行。施工人员在平时一定要在混凝土凝结之前就多次采用抽拉式的钢绞线来疏通孔道已经堵塞的位置,这样才能够在之后保证整个工序都顺利地进行。
结语
         市政桥梁工程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连接部分,在工程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桥梁质量和安全系数。为此,我们应加强对预应力技术的重视程度,并按照标准的施工流程和规范标准进行操作,这样才能有效的完善市政桥梁的整体施工水平,让我国的桥梁建设步入行业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彭涛.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71.
         [2]汪美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49~51.
         [1]管西顺.预应力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69+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