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张冬雪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6期   作者:张冬雪
[导读] 市政道路承担着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职责
         摘要:市政道路承担着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职责,其工程质量对城市经济甚至人身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从已投入运营的道路中,搭板断裂和沉降沉降不均匀等情况常有发生,难以保障市政道性能。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的的施工质量,加大对道路工程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促进市政工程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给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同时也使城市的交通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始终处于正常稳定的运行状态,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效果和质量。经过有关人员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出现沉降问题,对城市交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阻碍。为了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使之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文章围绕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1 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沉降原因
         1.1 结构设计不合理
         沉降段路面设计与普通路面设计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性。目前施工中常采用的搭板结构设计方案为钢筋混凝土过渡以及加筋土的方案,能够有效控制道路刚度变化程度。然而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工程造价而简化施工流程,并未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导致道路搭板结构存在受力不均情况,影响道路路面以及路基使用。
         1.2 土基压实度不够
         根据道路工程施工标准,道路通道需要保证台背填土施工质量。但受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以及施工管理等因素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台背填土压实度不符合工程标准的现象,直接导致道路沉降路段沉降不均匀。
         1.3 地基处置不标准
         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土基施工操作中,操作不规范。钻孔深度与钻孔数量不符合施工标准,未能及时发现软土地基或确定其范围或深度,直接影响后期具体施工操作,造成施工损失。同时,如若所计算的工程参数与软基实际情况不匹配,同样会影响工程质量。
         2 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2.1 搭板设置
         搭板设置在沉降路基路面的施工中,主要起到降低冲击荷载力的作用,以提升道路过渡地段的承重能力,保障道路工程的质量并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施工人员在充分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后,对道路相关参数进行准确的计算。应注意搭板顶面标高与路段基层标高一致。如若工程有特殊需求,则可以结合实际采用反向坡度预留的方式进行搭板设置。在此环节中,需要施工人员注意路面纵断面始终处于相对平顺状态,以确定路基沉降差值,精准预留反向坡。
         对搭板和桥台连接的过程中,需要设置锚栓。为避免搭板设置过程中出现位移而导致桥头凹陷,需要搭板近台端在桥台上,且设置在台背与搭板之间,并放置竖直锚杆以及水平拉杆。以22号钢筋为例,钢筋间距应控制在80cm左右,为保证更好施工效果,施工人员应同时注意水平拉杆的方向与限制位移的方向须保持一致。

对支座的处理需要将1.5cm左右厚度的毡垫铺设于近台端下放位置,并利用板式橡胶材料,将铺设间距控制在80cm左右,对于倒角的处理则需在近台端以及牛腿边缘依情况设置倒角,以避免因搭板转动使路面结构受到破坏。完成桥台和搭板的连接后,必然会存在缝隙,此时应选择油浸甘蔗板或沥青麻絮等填充材料加以填充,随后将稀释过的沥青对缝隙进行浇筑,封堵缝隙。
         2.2 路基及桥台填筑
         根据现阶段市政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出现的沉降问题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次固结沉降、固结沉降以及瞬时沉降。其中次固结沉降与固结沉降一旦发生,极易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跳车情况。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沉降路段的填充物通常选择较轻的材料,以提升路面压缩性能。同时,在整个沉降路段施工中,应使用相同型号的压实机械设备,避免出现压实不均现象。且路堤与桥台的施工尽量保持同步,能够减低异步动工所产生的密度问题,有利于降低沉降的发生几率。
         对与桥台的填筑,其填筑的范围通常位于桥台后7cm左右位置,具体范围应根据施工需求合理选择。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填筑材料时,因道路沉降段属于刚柔沉降段,所以应合理选择填筑材料刚度,使其介于路基材料刚度与桥台材料刚度之间。同时,考虑到施工条件和施工地形对台后压实施工的不利影响,为保证台后施工的压实度,应选择可塑性强、容易压实且透水率良好的填筑材料,以此保证台后施工的质量,降低基台水平压力以及地基竖向方向压力,提升路基压实度,降低因车辆荷载导致的形变问题,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2.3 基底施工
         为有效避免后期沉降路段出现沉降现象,应从根源上控制路基的质量,并重视基底的处理。在路基基底施工中为保证其稳定性,应选用遇到雨水不易受到瓦解的碎石料,并采用分层填筑施工技术。同时,填筑过程中,单层填筑的厚度范围应控制在50cm左右,碎石料直径范围在30cm左右,且沿横向水平填筑路基,保证所填石料基底层厚度超过50cm。工程完工后,应根据填石路基标准对填基底层的质量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标准的基底沉降范围应在5mm以内,如若检测结果不合格,则需再次处理,直到合格为止。
         3 结论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重视沉降路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应充分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以及特征合理安排工程布局,对沉降路段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保障道路工程质量。与此同时,市政道路的养护也是有效防止出现沉降路段的有效举措,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伟伟.简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河南建材,2019(06):257-259.
         [2]王丞.研究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沉降原因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居业,2019(10):100+102.
         [3]张茂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4):188.
         [4]张海娥.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2):15+17.
         [5]王化利.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