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关乎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关键在施工阶段。在施工中工程质量往往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影响因素的复杂化与不确定性使得工程施工的质量风险有所提升,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相关施工企业管理者不仅要确保施工组织规划的科学性,引进先进的技术,而且还要积极地展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公路工程事业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经济呈现出繁荣发展趋势,为缓解当前的交通压力,我国公路工程数量增多,而且人们对于公路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对公路工程提出更高要求。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通过对公路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能够更好地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
1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建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以路面、路基、隧道等工程为基础,构建工程库,分成不同工程及构件,现场施工人员对实体库单个构件原材料、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信息在线传输于系统,系统会自动进行数据分类、分析、整理,形成人员信息、工程实体质量、材料进场、劳务队、不合格等数据库,经过多数据库的相关分析与管理,提高施工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及优越性。第二,提高存储、查阅等应用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借助计算机系统,展开数据采集、管理、分析、统计、运用、汇总的自动化管理,构建不同的分析图表/数据模型,项目管理者、相关工作人员可快速地统计、查询相关项目的施工的应用数据,项目管理者可实时掌握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并了解当前参建单位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咨询水平,为管理人员展开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提供重要参考,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第三,实现信息延伸分析。对多个项目进行工程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例如:分析各个试验数据,沥青配合比数据等,寻找相关性,可绘制省、市地材分布图,确立配合比的区域性参考值,为后期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2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2.1建立完备的技术交底制度
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所有阶段中,每一个阶段对应的技术要求都是存在差异性的,为保证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良好的进行沟通交流,促使施工人员遵循相应的技术指标实施工作,以及明确自身施工责任,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交底制度。促使技术人员合理、完善安排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规范,确保施工人员可以依据技术人员的安排开展工程。
2.2路基开挖的质控要点。
(1)在某工程中,对路基进行开挖的过程中,为确保施工质量,采用横挖法,按照施工安全要求,对每一层的挖掘深度进行确定,当以人工的方式进行开挖时,每一层的深度应当控制在1.5-2.0米左右,以机械设备进行开挖时,每一层的深度可以控制在3.0-4.5米左右。(2)为加快施工速度,某工程采用推土机、装载机、自卸车辆等设备进行机械化施工,通过人工的方式对边坡进行修整。由于本工程的工期比较近,加之质量要求高,因此,必须组织好机械化施工。当土方的运输距离在100米以内时,可采用推土机进行运输,当运输距离超过100米时,为节省时间,可以使用自卸车辆对土方进行运输。(3)为确保路基的整体质量,作业人员应当对路基的施工工艺加以了解和掌握,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2.3施工现场的监理和控制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一定要严格把关,做好施工材料的监理和控制工作,特别是针对施工单位的现场监管,要充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满足相对应的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同时,要确保材料堆放科学合理,充分结合整体施工的布局和规划,结合材料的种类、规格、进场时间等展开分门别类的处理和管理,并且结合不同情况设置相对应的标志,使不同材料之间能够互相区分,同时也要区分检测合格的材料和没有通过检测的材料,防止出现施工材料错用的问题。施工材料进场的过程中,要分批分次的进入,施工单位结合材料进场计划有效操作,进厂时要确保厂方提前一天通知监理单位,相应监理人员要做好抽检取样。针对相关申请材料,要严格审核,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针对厂方的资质证明文件等相关内容,详细深入的地监理和审查,充分确保材料质量与建筑设计和相关要求有效吻合。
2.4强化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想在当前条件下保证工程的质量,需要重点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其一,在进行相关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进行,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在施工之前,应当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地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根据地质情况计算出原材料消耗情况。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施工作业为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其二,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应当根据作业技术要求进行选择,确保所选择的材料符合施工标准。针对入场后的材料而言,要加大对其管理力度,避免材料因管理不善而影响材料的性能,造成材料质量受损影响工程的质量。其三,重视现场施工质量检查,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有助于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及时补救的措施,避免工程质量受到影响。通过截水沟进行合理设置,可以合理控制路段渗透问题,杜绝后期对路基及路面造成侵蚀。
2.5工程技术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实行技术责任制,针对路基的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规范,要促进监管人员可以严格的按照线管的管理制度进行监管工作的开展,保证各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为公路的施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施工之前要求技术总负责人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再根据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对施工进度进行一定的合理控制,向各个施工环节的管控人员进行相应的分配和督促施工,一旦某一施工环节出现问题,能够最直接的找到环节中的负责人,对后期的施工工作负起相应的责任。
2.6加强公路建设信息化管理
为了进一步推进公路施工建设,快速高效的实现公路项目的质量目标,还需借助现代化手段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如今的信息化技术变革了各领域的发展,在公路施工中可以积极采用BIM技术,为公路施工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融合应用BIM技术,能够通过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项目实施情况,强化各参建单位对施工过程的理解,从而提高施工水平,确保质量效果;结合BIM技术,能够借助移动客户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实时了解公路施工的情况;通过BIM技术中的运算功能,可以优化改进公路工程结构的功能,还可以深入分析公路施工资源的消耗,结合具体数据施工人员可以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提高公路施工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实际质量管理过程中,整合各方面施工资源,建立BIM管理平台,能够使各参建单位融入到施工管理体系中,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沟通,依托远程监控系统等动态化监管施工过程,减少风险出现,提高问题处理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其建设的质量,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严格控制技术及材料设备要素,只有做好各方面的细节工作,才能够保证公路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管理及现场施工管理,只有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够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安佰文.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素及公路工程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7(15):123.
[2]孙志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科学技术创新,2015(7):87.
[3]陈云福.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9(Z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