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规划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6期   作者:杨晓
[导读] 结合城镇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对城镇景观规划与设计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摘要:结合城镇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对城镇景观规划与设计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城镇中自然景观的营建、城镇的人文景观的塑造等方面,提出了城镇建设及规划设计策略,需要加强城镇初期规划设计、城镇中期规划设计、城镇后期规划设计等,更好的确保城镇建设规划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城镇建设;规划设计
         城镇处于城市与农村的中介地位,它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又属于准成城市化的地域。关于城镇发展,目前存在着两种说法:一是将城镇的作用与大城市作横向比较,来证明城镇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远不如大中城市,对城市化的贡献效果不尽人意,从而否定城镇的功能与作用;二是将城镇的作用与农村作横向比较,来证明城镇在农村经济中的龙头作用,进而夸大城镇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这两种观点因为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不乏片面性,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1城镇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1.1树立超前意识,构造灵活的格局
         现今,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平均每年将增长1%,这十几年中,中国将有大约3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这就意味着今后十年内,城镇的规模还会持续地增长,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进行城镇规划,要求规划师树立超前意识和科学发展观,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建造生态宜居城镇,要创造性地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建造处于山、水、天空、草木相协调的中国特色城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2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传统是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城镇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城镇自己的特色。不要把城镇规划仅仅当成建设规划去做,而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城镇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熟悉、掌握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将其文化底蕴渗透到规划中去。
1.3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
         伴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和城镇自身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沿路展开,分布分散,城镇内部公共绿地达不到国家标准,城镇缺少园林建设,景观设计更是匮乏。污水、雨水等地下管网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等等。新一轮的城镇规划应该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提高城镇的形象和品位,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加速城镇化的进程。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设计是城镇趋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城镇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2 城镇景观规划与设计主要内容
2.1城镇中自然景观的营建
         自然景观主要指山体、水系、植被、农田等,是城镇景观规划的组成部分。城镇自然景观规划要把城镇置于一个更大范围来进行考察与设计,充分利用附近山脉、农田,营造舒适宜人的田园景观,并确保城镇山脉、水系、农田的连续性,而不仅是孤立地对城镇本身景观进行规划设计。首先,根据环境特点来安排各种设施,不宜做过多的改变,从而确保环境的自然原始属性。

目前某些城镇在设计时过分求大,不顾环境的实际特点,把山头夷为平地,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建设费用,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在我国古代的“风水”中就有山为“龙脉”不能断的说法,这实际上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切断山脉后会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的变化,如影响动物迁徙、改变区域风向风速、破坏水土保持等。
         其次,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体量要适中,不能与大城市盲目地进行攀比。城镇的规划设计应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城镇人口数量来合理安排城镇的面积,以小的、紧凑型的规划设计为宜。
2.2城镇的人文景观的塑造
         城镇的人文景观的塑造主要根据城镇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对建筑物、构筑物、街道、广场、园林、环境小品等进行塑造。是对现有人文景观进行保护,以增强城镇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农耕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宗教祭祀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等。人文景观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形式,是城镇景观特色的1个重要方面,在设计时应突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对现有人文景观因素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应重视人文景观的发掘,并通过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进行表达。
3 城镇建设及规划设计策略
3.1加强城镇初期规划设计
         城镇建设首先要形成整体的观念和意识,对城镇及周边地区的发展进行调研,通过对城镇之间特色的比较形成差异化管理。同时,要根据城镇之间的差异和优势建立相互的联系和交流通道,实现城镇之间的协调配合。此外,要了解城镇周边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物产特色,推动地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构建地区经济框架,加框经济和产业规模的形成。城镇整体性设计的具体规划是先确定整体的特色和产业,然后对具体地区的特色加以定位和推广。
3.2加强城镇中期规划设计
         城镇中期规划设计方案既要和前期的整体方案相互协调,又要对后期的特色方案起到引导作用。在规划的中期,要以地方的文化产业特色为指导,并配合整体的规划战略,对地方的经济潜力和特色进行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根据城镇周边地区的特色和发展状况,首先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并根据产业结构链条调整地区经济的重点,对地区的协调发展和合作发展进行强调和观念上的强化。
3.3加强城镇后期规划设计
         后期城镇规划设计方案主要是从城镇地区的特色上进行深入的挖掘,进一步探究产业发展的可能。后期规划主要是对地区的特色进行详细的设计,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城镇的整体结构和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城镇功能的完善可以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进行,通过对城镇的动态静态问题分析,找到城镇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详细的措施。
4 结束语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城镇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就业,增加人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只有对小城镇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设计,才能真正促进小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春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1).
[2]王华.乡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3).
[3]胡园,于超.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26).
[4]张继红.城市规划设计如何体现环保节能[J].地产,2019(18).
[5]李游山.概述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J].科学技术创新,2019(36).
[6]张兆磊.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特性和联系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2).
[7]庄宇.新形势下城市规划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