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监测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张奇侠
[导读] 通过“数字化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数字化节约型智能化建筑
         摘要:通过“数字化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数字化节约型智能化建筑,实现理念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能耗管理理念。
         关键词:能耗监测、智能建筑、节能管理。
         0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大国,统计显示,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8%,在我国每年新建的20亿平方米建筑中,其中9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建筑中,仅有4%采取了节能措施。大型建筑不但能耗密度高,而且能源浪费非常严重,具有巨大的节能空间,建筑节能的推广已经势在必行,节能降耗,监测先行。
         1 建设能耗监测系统的目标
         智能化建筑中基础能耗数据的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可量化的收集与存储;建立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源的集中化管理;深入分析能源消耗过程与趋势;建立能耗监测与公示平台;对剩余电流状况及线缆温度状态实时监测提前预警;对配电柜温湿度状态进行集中监测集中管理。通过对电能源介质的统一综合管理,可以对各区域设备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发现潜在的节能机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科学有效地管理能源使用,从而降低能源使用费用,为建立节约型社会发挥作用。
         2能耗监测系统建设的内容
         以实际能耗数据为基础对现有状况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对水、电、气等能耗进行实时的在线监控,并对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电梯系统等进行节能诊断及分析,通过分析后得出各种形式的报表、图表,通过数据库进行对比,即可做出较为科学的各类能源使用报告,最终达到在线监测及控制的目的,从而实现能源数据的可视化管理、能耗成本分析和关键指标分析、制定节能改造计划和评估体系、能耗计划和绩效考核管理,能源的计划与预警等,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能源管理和决策支持。使节能管理更加标准化、精细化和量化。
          2.1 监测系统平台建设
         能耗监测监测系统包含配电监控、电能质量监测、负荷分析、用电安全、设备电源监测、能耗分析(分类分项能耗、区域能耗、部门能耗、同比环比分析比较等)等,实现智能化建筑的能效全方位监测和预警。
          2.2实时预警
         实时监视漏电电流、消防设备以及重要负荷电源状态、供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出现电源电压异常、回路剩余电流异常、电缆或母线温度异常、微机保护装置动作等情况及时报警,提醒运行和维护人员处理,尽早消除隐患,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系统能够对配电回路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分、合动作等遥信变位,保护动作、事故跳闸,以及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越限等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事件等级发出告警。系统报警时自动弹出实时报警窗口,并发出声音或语音提醒。
          2.3运行监视
         系统实时监视变电所各回路出线的电流、电压、功率、电能,剩余电流、电缆及母线运行温度,消防设备和重要设备的电源状态、各配电回路断路器、隔离开关、地刀等合、分状态等情况。
          2.4能耗分析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采集用电、用水、燃气、热量冷量等能源消耗量,并折算标煤。同时可以追溯支路能耗、区域能耗、部门能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在工作日、非工作日等能耗等统计分析,同比、环比,形成分析报告。
          2.5电能质量分析
         对企业重要回路或者对电能质量敏感的回路进行质量监测,包括:电压合格率、三相不平衡度、2~31次谐波含量柱状图、功率因数曲线展示等等。
          2.6系统历史事件查看和统计
         智能化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报表支持定时、分时段等抄表汇总统计功能,用户可以自由查询自系统正常运行以来任意时间段内各配电节点的用电情况,对站所进线用电量与各分支回路消耗电量的统计分析报表。该功能使得用电可视透明,并在用电误差偏大时可分析追溯,维护计量体系的正确性。
         3 智能化建筑中能耗监测系统的意义
         21世纪智能化建筑的建设,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新的问题,决定了今后智能化建筑能否长期、健康、和谐的发展。通过“能耗监测系统”建设节约型智能化建筑,实现理念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能耗管理理念。确立起节约能源的新的价值观,增强物业管理人员的节约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把节能降耗变成物业管理人员的自觉行为。
         4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中的能耗监测系统实现能源数据的可视化管理、能耗成本分析和关键指标分0析、制定节能改造计划和评估体系、能耗计划和绩效考核管理等,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能耗管理和决策支持。使节能管理更加标准化、精细化和量化。
         参考文献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4-2015》 中国计划出版社
(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中国计划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