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关键控制点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刘展
[导读] 在全球经济发展迅猛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摘要:在全球经济发展迅猛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各类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检验检测市场的占比加大,同时检验检测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基于现实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高精确度、高灵敏度的仪器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的日常检验检测和专业研究工作中。仪器设备对客观、准确、及时、可溯源的检验检测数据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工作中的合理配置及使用管理至关重要。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影响检验检测实验室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控制点
         引言
         竞争的加剧和监管的收紧,使得第三方检测公司不得不重视自己的产品质量,对于任何一个企业,产品的质量都是竞争的核心,因而质量管理越来越重要。检测公司的产品是检测报告和检测数据,检测数据的来源是设备。对于检测公司而言,设备就是生产机器,管理好、维护好设备对于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几年来从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为优化仪器设备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1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采购
         根据检测工作的类别领域、检测方法的要求,正确配备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要了解检测方法的详细技术要求,明确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性能,通过招标/政府采购等渠道购入仪器设备,要签订供货合同,在合同中明确所购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配套附件及消耗品要求、人员培训要求、中文说明书、价格、到货时间、安装条件、验收要求等。仪器设备到货后,由供应商负责安装、培训使用人员,由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联合验收、签字。将验收材料、随机所带材料(说明书、清单、合格证、保修单等)归档。要购入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权威部门的验证证明。
         2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建档
         由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管理部门(人员)建立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档案,每个仪器设备都要有各自的档案,有档案编号和责任人。档案内容包括验收材料、随机所带材料(说明书、清单、合格证、保修单等)以及后续的检定/校准证书等。仪器设备记录包括验收记录、使用记录、维修(护)记录、升级记录、期间核查记录、检定/校准记录、供应商名录、期间核查计划、检定/校准计划、维护计划、仪器设备台帐。仪器设备档案、记录定期交出,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保管。
         3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3.1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实验室负责提供符合仪器设备安装及运行的环境条件(如温湿度的控制、通风设施、电路、废气废液的处置以及放置位置等)。必要时应安装空调、排风等装置,并配备温湿度计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监控,做好记录。
         3.2配备胜任的操作人员
         在对仪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验收时,由供应商或生产商负责对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仪器设备安装确认完成后,由接受过培训的操作人员撰写相应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做到“一机一份”,并有唯一性标识。
         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经专业技术培训,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获授权后持证上岗。对新上岗的操作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由在岗人员监督指导。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有关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设备,及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3.3设备的使用
         前期的设备建档、溯源都是为设备使用做铺垫,设备的使用也是检测公司出产品最重要的一步,因而设备的使用管理至关重要。对于设备使用,最普遍的方式就是采用人员培训。从目前检测公司的员工忠诚度和人员流动性来看,加大人员培训的方式效果并不理想。我认为,对于设备使用管理最重要的是设备使用方法的编写。

大到百万的理化分析仪器,小到数十元的玻璃器具使用,都应有尽可能详细、简单易懂的设备使用方法,设备使用方法应形成文件,除放在档案备份外,还应当放在实验室易于接触的位置,方便员工随时学习。对于大型的或者比较复杂的设备,应当建立设备使用授权使用制度,确保被授权人通过相关能力确认。同时设备都应当有使用记录,确保每次的设备使用都能被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对仪器的使用频率能有了解,还能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控制,出现设备问题或者数据问题时也容易核查。
         3.4 方法的运用
         正确的数据不仅要保证设备的准确,而且方法的选用也至关重要。试验前要对运用的标准或非标方法进行方法确认,形成方法确认报告。必要的话进行实验室内或者实验室间的结果比对,保证结果的唯一性。
         4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仪器设备(包括用于抽样的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通过检定、校准等量值溯源方式,以确认其是否满足检验检测标准或技术规范的使用要求。
         量值溯源,绘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传递方框图(适用时),应在使用对检测、校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测设备之前,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进行检定/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以确保在用的测量仪器设备量值符合计量法制规定。当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的,实验室应出具仪器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程度方面的证据。
         实验室应有参考标准的检定/校准计划。参考标准在任何调整之前和之后均应加以校准。实验室持有的测量参考标准应仅用于校准而不用于其他目的,除非能证明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可能时,实验室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没有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时,实验室应确保量值的准确性。
         按仪器设备检定周期,按国家强检目录编制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并按期进行检定/校准,检定/校准时要到有资质的单位,最好能邀请到单位进行检定/校准或就近检定/校准,避免仪器设备的搬动。有计算不确定度要求时,要求提供不确定度。有校准因子的要及时告知使用者。
         5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由仪器设备使用部门编制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经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人员)审核,使用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摆放在仪器设备旁边,便于操作人员使用。为了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安排专人使用,并对其进行培训,要求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仪器设备的工作环境要符合要求,有良好的接地、防爆、绝缘,有稳压电源/不间断电源,台面不得有震动,温、湿度要适宜,必要时还要考虑气压、盐雾、长霉、大气腐蚀、生物损害、尘沙侵入、淋雨、太阳辐射、电磁干扰等。室外工作时更要注意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轻拿轻放不得磕碰,运输时要告知司机配合,避免颠簸、冲击、翻倒等。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编制维护计划,明确时间、责任人、维护内容。出现故障要停止检测,及时报修,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联系厂家维修。同时检查此前一段时间的检测工作,看是否影响检测结果,若有影响则要向前追溯重新检测。维修后的仪器设备视其故障情况,要求进行重新检定/校准。做好维修(护)记录、检定/校准记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关键控制点的分析,借鉴先进检测公司实验室的管理经验,从实验室设备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管理方案。建立更精细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确保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工作中有效运行。然而,提升管理水平永远在路上,我们应将继续努力,探索更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案,实现仪器设备在提高实验室综合竞争力方面的最大化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青柏,李良秋,徐鹏,曾绮文,王东东,王嘉铭.ISO17025:2017标准在科研实验室的应用探讨[J].兰州:甘肃科技,2019:86-87.
         [2]孙陶,楼莉,王志民,张立芬.基于ISO/IEC17025的第三方应用软件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北京:标准科学,2018:140-141.
         [3]黄愈玲,黄冰,何晖,庞杏林,黎淑端,聂木海.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方法探讨[J].北京: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1353-1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