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脱贫攻坚已到决战决胜的最紧要关头,围绕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核心任务,聚焦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如期完成行业扶贫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农村危房改造,存在问题,思考,建议
1 引 言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为全面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助力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任务目标,山东省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作为改造对象,通过修缮、翻建、搬离安置等一系列措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解决现有农村贫困人口的居住安全问题,为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德政工程,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一直被作为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经过近几年政府对危房改造的大力投入,目前,已消除了大部分的农村危房,截止2019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危房改造47.8万户,其中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2.88万,现仍有2.4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未完成危房改造任务,本文对近年来山东省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探讨和分析。
2 农村危房改造基本情况
危房改造包括农村危房拆除重建和加固维修。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主要对象为经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为C、D级的危房,C、D级危房依据《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确定。C级: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D 级:承重结构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危房以幢为鉴定单位,通常为主要居住房屋。因地制宜对C级危房加固维修,D级危房确无加固维修价值的,应拆除重建。
3.改造技术要求
3.1农村C级危房修缮改造要求
(1)基础、墙体等修缮加固。农村 C 级危房由于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和屋盖出现变形开裂等情况,如经观察变形未继续发展的,可对墙体和屋面的变形裂缝进行处理;如基础不均匀沉降和裂缝还在继续发展的,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房屋基础的沉降变形处理后,才能对墙体和基础的变形进行处理。
(2)房屋梁、柱、屋面等修缮加固。砖混结构房屋,梁、柱和屋面板等主要承重结构受损或破坏的,要对梁、柱和屋面板进行加固处理或者更换;砖木结构房屋,檩条、桷条和瓦片等,腐烂变形的要彻底更换。
3.2农村D级危房改造要求
鉴定为D级的农村危房必须拆除重建(原址拆除重建、就近另选址新建),可选用山东省《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设计图集》中相关图纸。
3危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3.1各市县危房改造进展不平衡。从16市情况看,各地经济实力不同,补助标准也不尽相同,有的市改造量比较大,需要的建设资金多,在中央、省市下达的补助资金基础上,各地财政仍需筹措部分建设资金,对危房改造户实行“兜底”建设,由于部分县市财政资金匮乏等因素,使得其完工占比较低;而有的地市仅年度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或仅剩余少数危房正在施工中。
3.2建设监管滞后,影响建设质量
由于广大农村存在的现实状况,农房建设中具有资质的施工员、工匠非常稀缺,真正有技术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又很少愿意承接农村建设,农村建房实际施工中农户一般都选择的是农村土工匠,无法确保质量安全。部分贫困户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购买价格相对低廉劣质的材料甚至利用报废建材,增加改造房屋质量安全隐患。在乡镇统建的房屋中,有的乡镇建设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到危房改造施工现场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使得个别施工人员不按图施工。
3.3 D级面积小,功能受限
根据国家要求房屋建筑面积宜控制在60 m2以内,人口较多的改造户就受到了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家里所有的生活居住需求,翻建后居住条件依旧会紧凑。同时农村与城市住宅不同,农房除了要满足农户饮食起居功能,还要有生活生产用房(柴房、猪圈)等。
3.3尚有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的闲置房
个别农户新房建好后,原危房不及时拆除,有的作为仓库、厨房等仍在使用,或院内偏房、储藏间、围墙等未及时进行安全除险,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部分地市农村仍有大量不在危房改造范围内的,有安全隐患的闲置房屋,房屋破败、院墙坍塌,主要是有的村民已建新房、老宅子常年不住,或举家搬迁至城市居住、老宅子仍然保留,长期闲置。在城边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县,还存在将老旧房屋出租的情况,这部分房屋不在改造范围,但仍有人居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4.农村危房改造的思考建议
4.1 整合项目资金,集中资源建设
强化政府主导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主观能动性,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将农村危房改造与生态移民、易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电力、林业、文体、通讯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制定扶持措施,借力推动农村危房改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对于农村危房改造的资金使用情况要做好合理使用,保证资金的专项处理。可以采取一些公示的方法对资金进行管理,保证改造资金的用途。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全程监管,防止申报或验收时出现虚假问题。
4.2 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农户需求
政府要做好危房改造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了解群众的需求,结合不同农户的经济条件,家庭人口,分类制定补助实施方案和确定建设面积,实实在在的改变农户的居住条件。
4.3 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建设质量
加强农村工匠的技术培训,解决农村危房改造劳动力和技术缺乏,积极对农村建筑技术进行补充和劳动力转移。保障建材质量,可由各级政府出面集中采购建材,降低危房改造成本,积极动员广大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同时 加强施工检查,确保施工无安全隐患,农村危房改造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力度投入,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居问题,切合实际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科学制定方案,保障质量安全,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开展。
5 结 语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具有不断变化性和动态性,一批被解决后,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因素,使得原来鉴定为B级的房屋演化为C级或D级,政府应实施长远规划,注重长效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真正做到标本兼治。要想彻底消除农村贫困人口危房的主要手段,应以治本为切入点,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大力发展,推动农村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致富,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机制,并使特色性和富有生机与活力性贯穿于整个改造工作进程中,让困难群众真正住上安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