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随着农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可以使他们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在乡村振兴策略环境下,要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并将之作为振兴乡村的一项有效举措来予以落实。通过全面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积极弘扬,这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导者,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调动起文化职能部门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文化建设;途径
1建设农村文化的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指的是将农村社会活动作为中心,将农民作为活动主体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主要包括农村的社会风俗、行为和心理,以及农村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知识结构等等。简单说来就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在精神领域上创造的一切成果。这些农村文化都是农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他们既是创造者也是享受者。经过时间长河洗涤过的农村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风俗信仰、审美价值和心理特征。通过党的十九大报告,可以明确农村文化的建设在乡村振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促进农村进步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首先,建设农村文化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改善城乡结构中文化资源配置不均和文化发展进程不同步的问题等,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其次,建设农村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我国的农民人口基数大,因此农村的稳定与否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的农村文化可以促使农村的经济环境、精神风貌得以改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最后,建设农村文化有利于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破除封建迷信等陋习,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农村进入全面小康生活。
2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基层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固有的观念,导致基层政府大多注重经济建设,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基层政府给予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少之又少,没有意识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提高村民的凝聚力,改善村民的综合素质水平,还能引导村民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2.2农村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随着中央对乡村振兴更加重视,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村民在文化活动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收看电视节目和跳广场舞,但是这些活动仅仅是满足了村民个体的文化需要。有时文化部门也组织文艺演出下乡或者是播放露天电影等节目形式,但是因为集体性农村文化产品缺乏创新性,村民的参与性也不高。
2.3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匮乏
1)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者年龄偏大,整体素质不高。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一批有文化,高素质、年轻的专业人员,但是现在的农村文化工作者大部分都是高中以下的学历的人员。他们文化服务理念陈旧,思想僵化,文化宣传效果差,无法将农村文化建设很好地和实际需要对接,使得农村文化建设进展缓慢。
2)缺乏专业的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和城市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农村大学生很少能回到家乡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因为农村经济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没有好的人才引进政策,使得农村文化建设队伍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1.4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筹集困难
农村有些地区因为地域偏远,经济落后,文化建设资金严重短缺,使得文化设施破旧不堪,有些特别贫困地区,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文化活动场所都没有。尽管相关主管机构已经划拨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这些资金相比于实际的需求来看,仅仅是杯水车薪。农村文化建设筹资渠道狭窄,制约了农村文化的良性发展。
2乡村振兴战略环境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
2.1提高农民自主性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调动起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自主性,发挥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首先,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从而使他们能够摒弃传统的观念,提升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以此来拉近与科学及大众文化之间的距离。其次,文化建设是一项利民工程,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提高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将会使文化更加贴近实际。在经济、文化等事物的管理过程中,农民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借助这一过程来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使文化富民工程落实到位,更加顺利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2建设文化基础设施
新时期下,农民生活质量与日俱增,进一步提出了对文化的需求,迫切需要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以满足农村文化建设需求。因此,要将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力度提升上来,确保文化投入在财政收入中比例的合理性,并与文化消费占居民收入比例相一致,保证公共文化投入增长,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在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政府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各地方政府要将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挥出财政对后续文化设施的支持作用,拉近城市与农村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实现资源的公平配置。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进行完善,加强文化场所的兴建,如文化广场、乡村图书馆等,从而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通过各类文化基础设施的逐步投入,能够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形式,可以大幅度提升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在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活动形式的创新,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加强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农民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采取适宜的活动形式,对现有的农村文化活动内容进行充实,以此作为立足点,打造新农村特色文化,并使这些具有特色的文化内容,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大亮点。
2.3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
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先进文化发展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加强优惠政策的制定,对健康有益文化予以大力支持,激发社会力量在创办农村文化事业中的参与热情。地方政府要持续增强政府扶持力度,形成长效的文化建设机制,带动农村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同时,文化部门要履行自身的职责,一方面应将改造的重点放在落后的文化上,另一方面要杜绝腐朽文化的出现,从而达到优化文化市场的目的。同时,还应对文化事业的运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管和引导。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基层政府的积极引领,可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并实现建设文明新农村目标。
2.积极宣传优秀文化
在乡村振兴的环境下,新农村在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宣传和推广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农民群众,拉近农民与文化之间的距离,注重优秀文化的自主学习。针对优良家风、乡风,要进行积极宣传和表彰,农民群众要将自身的创作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保持高度的创作的自主性,助益于新农村文化发展。
结束语
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突破口。目前,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党和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予以了高度重视,其实施效果也尤为显著。
参考文献:
[1]李田飞.乡村振兴实施中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09):210.
[2]马骁.农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双向互动[J].人民论坛,2019(05):134-135.
[3]王元伦.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财务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2019(02):58-60.
[4]刘卫卫.乡村振兴实施中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分析[J].农家参谋,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