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出入口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 王凯

发表时间:2020/6/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王凯
[导读] 摘要:我国城市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天津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我国城市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口入口设计是关键工程,为提高入口设计与城市建设的关联性,要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利用进出口通道服务于用户,利用风亭来增强视觉效果,提高视觉审美效果。从地铁工程概况出发,将主要客流点与交通枢纽连接起来,由此推动城市发展。
        关键词:城市地铁出入口;建筑与景观设计
        引言
        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行业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才有今天的局面和规模。对于地铁而言,地铁出入口不仅是其与城市关联的所在,同时也是地铁文化连接城市文化的桥梁。地铁出入口属于投资较小的小型建筑体积,对于乘客而言是搭乘地铁的必经之处,对于城市而言则是一种欣赏性、永久性的建筑。
        1地铁建设的重要意义
        1.地铁建设方便人们出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发展,现代化建设中,人们注重形象设计,如在地铁建设中,及时考虑周边建筑与景观设计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设计。地铁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通工具,以促进城市发展为主要目标,关注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的问题,及时处理好交通堵塞问题,加强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控制,认真处理好污染问题,更好地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便利、舒适的交通环境。2.地铁推动轨道交通建设的更好发展,地铁建设中兼顾环境问题,分析交通运行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交通运营能力,及时提高交通运行能力,积极筹备地铁修建。地铁构建中,以实际情况为考虑内容,及时了解地铁建设的工作重点及主要任务,明确个人在整体工作中的任务目标,掌握整体任务,便于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大力修建地铁,强化周围景观设计,认真处理好环境问题,使相应资源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体现。
        2设计原则
        1.满足功能,应突出出入口的识别性,便于无障碍使用;考虑防攀爬、防跌落等安全因素;考虑防洪防涝、防漏水、防飘雨、便于排水及防高温防晒等具体措施;考虑与城市配套功能的无缝衔接;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人性化建筑景观环境。2.整体协调,统筹考虑周边街道景观、建筑及道路情况,因地制宜,结合慢行步道及花卉绿植打造城市小景,并与所处街道的一体化设计理念相协调。出入口造型设计应全线统一,特殊站点应结合周边文化要素、建筑及环境个性化打造。3.城市文化,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及街景导则,打造协调融合的城市建筑景观。应深挖城市文脉,并将其转化为建筑语言,体现到地铁出入口形式上,避免“千城一景”,使之与城市环境更为和谐,发挥其城市名片的作用。4.节能环保、可持续,相关设计及材料应环保节能,并满足建筑减排要求。依托城市既有形态,并满足周边道路形态和远期规划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地考虑出入口数量、位置、体量和形式。
        3出入口建筑与景观设计的方案
        3.1出入口与路面间的位置关系
        通过地铁出入口与路面间的位置关系可将出入口分为:跨路口设置、偏路口设置、两路口设置和贴近道路红线外侧设置四种类型。跨路口设置具有人与车交叉通行少,地铁口与地面的公交线衔接较强的优点。在应用此种方式的设置下,尽可能的使地铁的地下通道与周围的各个活动节点的地下层相连,避免施工建设管线与建筑设施的冲突,和车站埋深加大的问题;偏路口的设置减少了施工对路口交通的干扰和地下管线的拆迁,为乘客提供了便利,并使造价成本降低,但其对地铁车站的实用功能有所影响;当主路口的两路口相距较近时,而黄翔交通线路及客流较多时,可将车站设于两路口之间;将车站建于道路红线外侧的建筑区内,可避免破坏路面和减少地下管线的拆迁,并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干扰,适用于在地面道路无较大建筑或地下工程的情况。
        3.2地铁出入口的相关建筑设计
        1.出入口的人性化设计。考虑到老、弱、病、残、孕乘客的需要,地铁出入口不但要做到无障碍,还要设置电梯为其提供通行便利。

再者,针对一些特殊性乘客,例如盲人等通过构建标志性系统,让其能够享受针对性的服务。2.出入口的外观设计。在规划设计地铁出入口外观时不仅要考虑其本身的实用性,还要让它与四周建筑融为一体,并且符合所在城市的人文精神。
        3.3导向标识
        1.出入口导向系统应包含出入口门匾、乘车信息牌、地徽(或标识牌)、周边路标指引等内容。2.导向系统应醒目;出入口地徽(或标识牌)设置位置应避开周边遮挡物,满足附近不同方向乘客的易识别性;应充分考虑夜间照明形式,便于夜间牌体信息的读取。
        3.4风亭设计要点
        风亭设计的环节,以尊重城市发展为主,分别设置低风亭和高风亭,通过采取地铁出入口与风亭结合的方式,在绿化带、广场中心等位置设置敞口低风亭,减少地铁规划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高风亭设置于商业地带,高出侧风,为节约成本,实际设计中,高风亭与地铁出入口的结合相对紧凑,在物业建筑内设置风口,认真处理好风口与商业区的问题,技术人员与物业部门提前协调好,及时掌握风亭设计要点。如设计风亭的环节,要注意考虑空间环境、设置风亭的具体位置、风亭高度、与周围建筑的协调关系,由此避免风亭设计中出现失误。对于风亭部位的照明设计,技术人员首先考虑如何提高照度的问题,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注重对乘客需求的分析和掌握,站在乘客角度思考如何提高风亭部位的照明质量。利用风亭构建夜景,让照明灯亮而优雅,高度重视城市照明设施的完善,采取夜景照明方式,进一步完善风亭照明系统,形成一道美丽的夜景,提高城市整体形象。风亭部位还增加了绿植,保护和净化环境,在有限空间内种植花卉,合理设计风亭的绿化种植,将风亭设计于广场绿地中,丰富广场风景内容。
        3.5无障碍设计
        1.出入口配套应满足无障碍通行需求,导向系统应满足无障碍识别需求。2.出入口栏杆扶手宜设置双层扶手,扶手上应设置盲文标识。3.出入口盲道应满足规范要求,与市政盲道应无缝衔接,考虑后期运营状况,宜避免靠近共享单车停车场,满足盲道上无障碍物遮挡需求。4.与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地铁车站,应结合楼梯设置不小于600mm有效宽度的行李坡道,位置靠近上行扶梯侧。5.靠近交通枢纽、商场、办公区等人流量大的出入口通道内有楼梯时,应设置行李坡道。6.每个车站至少设置一处出地面的无障碍电梯,在重要道路两侧均应设置。附属建筑及平面景观设计时,应保证无障碍电梯出入顺畅,转弯半径、无障碍坡道坡度等便于轮椅等通过。同时,应设置醒目导向标识及夜间照明,以便于乘客识别和使用。
        4地铁建筑与景观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绿化设计,设计绿化带时,将其与地铁出入口结合起来,考虑植物长大后对地铁站的遮挡情况,结合公共空间设计现状,绿化时认真做好错落有致,将不同类型的植物自然配置。形成丰富的颜色对比,植被设置时采用统一形式,让乘客眼前一亮,产生明亮的感觉。2.地铁功能设计,地铁车站是一个人流量很大的地方,从进出站到乘客分离,以提高中部的集中度为主,合理协调通风空调、动力照明、通信设施、信号系统等实际问题。让乘客可以有秩序的从两端进站,及时改进设计上的不足,并在站内增加共享雨伞、取款机、按摩椅、自助售票机等人性化的设施系统,由此增强地铁车站的服务功能。注意发挥每个设施的基本作用,及时引入现代化设施,如共享雨伞、自助售货机等设备,为乘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便于乘客在车站等车途中可享受自助服务、共享项目。
        结语
        根据地区地形、地理环境等因素,考虑如何完善出入口规划的问题,根据客流量合理设计路口,道路红线外侧设置空地,正确处理地铁修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只雨佳.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建筑的地域性风貌设计研究[J].门窗,2017(12):151.
        [2]王博雅,李程,尹德成.城市地铁出站口建筑与外部景观绿化设计研究--以南宁市民族大道地铁1号线出站口为例[J].科技视界,2017(31):97–98.
        [3]白智强.北京地铁16号线出入口建筑标准化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18,31(4):4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