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甘肃省张掖市 734000
摘要:水工环地质主要的包含内容,有地下水工程,资源地下水工程建设以及自然环境的地域条件作为考核评价。但是目前环境的状况日益遭到破坏,水工坊地质勘察工作当中无法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在网络上以及社会上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反对意见越来越高涨。本文将从环境保护下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策略进行整理分析,并且为相关资料提供依据参考。
关键词:环境保护;水工环;地质勘察;策略
1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环境的影响
1.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勘察操作中的挖掘面积和深度比较大,如果各项操作管控不当,则可能会对勘察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土地资源、水体环境等造成不良影响。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如果勘察人员没有严格依据勘察标准,则会造成地下水被污染,同时还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动情况,进而引发各类水文问题,不仅会破坏地下水资源系统,而且还会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1.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一,对土地资源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需占用部分土地资源,如果对于勘察工作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直接丢弃在勘察区域周边,则会造成土地污染。另外,有些勘察人员没有对勘察区域山坡土壤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在勘察操作中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第二,破坏文物古迹。在对部分区域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对于地质环境的挖掘深度比较大,如果探查不合理,则可能会对地下结构、文物古迹等造成损坏[1]。第三,危害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面积比较大,可能需组织勘察区域周边居民转移居住地,在勘察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中,如果控制不当,则会对水文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如果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所处的项目地理位置在重要的遗址位置或者具有文物古迹的地方,可能会造成文物古迹和自然遗址的破坏,影响了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程。
2基于环境保护分析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策略
2.1严格执行勘察流程
现阶段,我国水工环领域在地质勘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GPS技术、RTK技术、TEM技术、电法技术等[2]。地质勘察流程主要如下:①测量钻孔静止水位测量与抽水实验。因地质勘察工作对水位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实际勘测中,应先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测量钻孔静止水位,并定期观察,进行详细且准确的记录,随即进行抽水实验。在抽水实验中,通常采用稳定流实验法,即实验时间根据深度的要求以确定。②简易工程观测。应重视对水文地质工程持续较长的观测时间,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做好对各施工钻孔观察后的数据记录工作。如若遇到观测人员在观测过程中离开岗位的情况,则需要在再次开工时重新测量并观察钻孔中的水位,做到数据准确。与此同时,做好钻孔工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记录岩心采取率、岩心描述、孔内观测、钻孔取样、岩心及孔位的保存等。③长期观察监测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测钻孔的气温和水温,重点关注溪泉河流或坑道的气温以及水温。通常情况下,观测频率10d/次,选取本年水位峰值与达到峰值时的流量。同时测试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设置不同岩组的对应样本,并保证样品质量满足实际需求。④全面分析水质。在拟定测量地段对典型的地表水、泉水以及溪流和坑道采样,且枯季、雨季分别采样。采样后统一对水质进行专项分析,并进行放射检验。⑤搜集气象资料。与气象部门及时沟通交流,收集相应的数据信息,为地质勘测保驾护航。
2.2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规模较大,难以避免为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有效降低并控制这种不利影响,需要合理利用好多方面资源,达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此,需要构建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实行过程中,需要“人责匹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且科学合理的补偿对策与方法。地质勘察工程完成后,相关责任部门以及责任人应第一时间协助当地政府完成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保障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3执行环境影响评估机制
构建并贯彻落实一套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估机制,有利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将其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3]。环境影响评估机制,通常是指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正式开展前,研究制定勘察工作的全过程以及评估工作,主要包括勘察项目中地质的选择、项目的实施、勘察活动结束后对当地自然环境影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等,基于上述数据资料构建完整的方案措施,以保障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将构建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与预估分析的结果以报告形式呈现,上报与主管部门,完成审批与审核工作。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严格按照环境评估机制开展工作,有利于全面保护自然环境。
2.4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他措施
应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标准审查并评估影响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地质勘查项目,并对相关组织单位进行监督和约束。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准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还需要重视引进绿色勘察技术及机械设备,将其与实际地质勘查工作有机结合,探索总结并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勘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在满足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尽量使用绿色勘察技术。如,浅钻代替槽探工程、便携式钻机代替传统钻机、一基多孔、环保型泥浆的循环使用与二次回收、“洛阳铲”取样等,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5科学处理勘察过程产生的废弃物
针对现阶段诸多水工环地质勘察项目,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废水、废气产生问题,以及所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产生的噪音污染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有效处理勘察废弃物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干扰情况。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需时刻坚持节约用水原则,尽量减少工程废水的排放量,严格按照规定的废水处理标准做好废水处理工作,处理达标后方可进行排放,避免造成水源的污染,威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身体健康。对于土地资源问题,为了避免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应杜绝胡乱堆放。对于废气排放问题,同样应采用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如进行废气的过滤处理等,降低烟尘、有害气体等对空气造成的污染。针对噪音污染以及粉尘污染问题,应在水工环地质勘察项目合理范围内设置绿化隔离带,完全隔离居民区和工作区,且能有效净化有害物质,维护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在地质勘察工作中,水工环地质勘察至关重要,在勘察操作中,可能会对勘察区域及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对于勘察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只有在经过净化处理后才可排放,同时还需对勘察区域做好生态补偿管理,这样才能够提升水工环地质勘察环境保护水平,充分发挥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华.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应用及实施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6):91-92.
[2]赖波.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化工,2018,45(04):205-206.
[3]杜远志.试论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其应用现状[J].智能城市,2018,4(05):45.
[4]曹乐.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问题及合理防治关键技术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23):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