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管控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6/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张可可
[导读] 摘要:本文对国有企业中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以及造成风险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如何有效的应对风险,提高企业资产管理工作质效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本文对国有企业中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以及造成风险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如何有效的应对风险,提高企业资产管理工作质效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管理风险
        引言
        在当前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的问题,例如投资决策存在盲目性、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加等,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管理发展,甚至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何有效的应对资产管理风险是当前国有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主要风险
        1.1管理机制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也在持续的推进。在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以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例如,资产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资产产权交易监督不到位,甚至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机制的漏洞无法满足新时期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损失
        1.2市场风险
        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市场环境动荡以及各种政策方针的出台给我国的建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要根据市场对自身经营方向、发展战略进行及时调整。然而当前部分企业由于经营结构不合理、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导致其在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时无法有效的进行资产的优化配置,从而造成了一定的资产管理风险。
        1.3财务管理风险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缺乏严肃性、客观性、权威性,导致企业对于资金的控制和约束能力较差,投资决策制定不严谨,无法有效的防范企业投资中的风险。其次,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相对较低,资金运行无法带来足够的效益。此外,建筑企业还经常会出现资金结算不及时、业主压价或拖欠工程款项等问题,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够稳定,企业资产风险大大增加。
        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改革风险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缺乏资产管理意识
        在国有企业的资产构成中国有资产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在企业资产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认识到当前企业存在的资产管理风险,缺乏资产管理意识、风险意识,从而导致了国有企业中资产浪费、资产闲置、盲目投资的情况较为普遍。


        2.2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国有企业中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只是将国家政策以及其他企业的制度照搬过来,导致制度的落实执行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其次,部分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制度上没有对相关的工作流程、管理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和规范,从而导致了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可能出现资产管理不规范甚至违规违法现象。
        2.3资产管理缺乏监管
        部分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中没有建立起配套的监管体系,或者将管理与监管混为一谈,没有设置内部监管机构,从而导致资产管理监管无法独立、有效的进行,甚至不执行。缺乏监管很容易导致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在资产管理、处置上出现违规违法行为,给企业、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3.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有效管控措施
        3.1强化资产管理组织建设
        国有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对于新时期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当资产管理漏洞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提高资产管理意识,提高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从人力、物力、资金、制度等多个方面保障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组织上,要建立起以企业领导为核心,负责企业资产的管理相关决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间接责任人,负责各项管理措施、决策的具体落实和执行。其次,企业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资产管理人员,进一步充实企业资产风险管理队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素质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风险敏感度以及责任意识,保证其能够在工作中及时发现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并进行上报、处理。
        3.2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对当前企业运行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资产管理风险和漏洞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资产管理目标、风险管控目标进行明确,对企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其次,企业要加强精细化的资产管理,对资产管理的各个方面提出明确、详细的标准和要求,将资产管理责任细化并落实到个人。再次,企业要建立起全面的资产风险管控体系,优化风险管控流程,制定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和处理方案,实现对资产管理各个节点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3.3建设资产管理监管机制
        企业要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资产管理监管机制,其监管制度、监管机构应独立于资产管理组织队伍,并落实监管责任,保证监管工作开展的真实性、有效性。其次,监管机构应当与企业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加强合作,扩大监管工作覆盖面,强化监管工作的执行力度,保证监管效果符合当前的企业发展需要。此外,针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追责和处罚。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企业要抓住造成风险的主要原因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转变资产管理意识,加强资产管理组织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和监管机制,从而有效的控制资产管理风险,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从而为新时期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国胜.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管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 (18):93-94.
        [2]李志道.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19 (18):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