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辽阳 111000
摘要:铁路工程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工程,而且铁路工程的规模大、技术高、质量要求高。铁路部门对于信息技术监控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让施工的流程更加规范。所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铁路桥梁路基隧道施工中关键工序的整体监控,从而提高对铁路桥梁工程路基隧道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工程施工周期,降低企业投入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铁路桥梁;路基;隧道;工序;监控
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铁路桥梁路基隧道施工质量成为铁路桥梁工程路基施工的重中之重。铁路建设工程施工时间长,投入成本大。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操作不规范就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周期,进而增大投入的成本。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可以快速的收集数据,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铁路的安全系数。
1.铁路桥梁路基隧道关键工序监控技术的作用
1.1桥梁监控的意义
桥梁是我国铁路交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过桥梁的施工的监测技术可以对桥梁的结构进行检测,有效的提高桥梁的施工质量。桥梁施工检测技术为桥梁施工提供精确的数据,桥梁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分析是否和设计一致,确定桥梁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对于桥梁标准施工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另外,桥梁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桥梁可能出现的危险,并进行及时的优化。施工人员可以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极大的减少人为失误。铁路桥梁的监控人员可以挺过检测及时对桥梁进行维护和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桥梁的使用寿命,间接提高桥梁的经济效益。
1.2隧道监控量测的意义
在铁路隧道中使用监控量测技术对于隧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在隧道中使用监控量测技术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第二,使用隧道监控技术可以及时修正和优化设计产生的不足。第三,对于铁路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监控,分析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第四,隧道监控测量技术对于可能出现的隧道危害以及出现危害的时候及时掌握事故的最新动态,为处理事故提供重要的信息。第五,隧道监控测量技术可以积累资料,为以后的隧道运营和维护提供重要的原始资料。
1.3路基连续碾压技术的意义
在施工的过程中路基的连续碾压技术中压路机的司机可以通过车载电脑收集路基的真实情况。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车载电脑及时调整行驶速度,使行驶速度满足技术交底的需求,还能通过压实的分布图对路基进行均匀压路。司机可以通过收集到的信息明确路基的薄弱位置,加强处理,提高路基的合格率。另外,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监控人员可以及时获悉路基压实的数据、压实的厚度以及压实的程度,现场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监控数据及时指导施工,增加路基合格率,增加施工的效率。
2.铁路桥梁路基隧道建设中的关键工序
2.1隧道支护结构设计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是铁路桥梁路基隧道建设中的关键工序。目前,铁路隧道支护结构主要是采用复合式衬砌。但是采用复合式衬砌,常会出现因为厚度没有达标而导致隧道承载力缺少的状况。而这种状况则会导致隧道塌陷、断裂,影响铁路运输和运营安全,甚至威胁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当前,隧道施工质量检测中对隧道支护质量检测主要是通过第三方机构来完成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要在施工结束后对符合式衬砌的厚度和质量进行检测,而检测的是施工的结果,检测结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这种事后检测,只是检测到结果呈现的问题,而不能在问题出现时及时纠正有效解决。而且,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隧道复合式衬砌进行检测时,通常情况下都是让工作人员检测混凝土灌满模板的情况。
由于缺乏技术手段,以及人为等原因,致使检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误差,影响了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所以,要提高隧道支护的施工质量与控制,就要对复合式衬砌厚度进行科学的检测,尤其是对混凝土压力、灌注高度等的检测,必须科学、准确、合理,才能有效保障隧道支护的施工质量。
2.2混凝土振捣
在进行模板混凝土灌注时,模板边角位置只依赖混凝土自身重量是不能达到灌注标准要求的,而且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也不会很好的排出。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机械振捣来完成。机械振捣分为垂直振捣和斜向振捣。同时,采用机械振捣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检查机械的各项性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2)进行分层灌浇时,振捣棒在上一层振捣时,插入下一层的深度要小于500mm,这样才能保证两层混凝土之间结合的紧实程度;(3)为了不影响混凝土强度,浇筑时应第一时间内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
3.铁路桥梁路基隧道关键工序监控的应用
3.1铁路桥梁关键工序的监控应用
当前,我国桥梁预应力施工过程中一般都是使用及时就是普通泵站驱动千斤顶的技术。这个技术主要就是把液压系统中的压力通过数据显示出来,然后通过张拉力对照表,计算出相应张拉力,然后测量出相应的伸长数据。在这种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会出现千斤顶摩阻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调整,这样的测试结果就会出现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桥梁预应力的施工建设中,应该通过调整预应力来检验桥梁的张拉施工进行规范。所以,相关铁路相关部门应该提高施工技术,严格控制桥梁的预应力,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可能出现的预应力的问题,保证工程的安全进行。
3.2铁路隧道施工关键工序监控应用
现在比较常用的支护就是复合式衬砌,它是通过建设初期的支护和二次衬砌相互相连,形成完整的支护系统。这种防护技术在现实的使用中面对隧道的承载水平比较低,很容易发生断裂的现象,会给施工人员带来重大的安全问题。为了保证隧道施工隧道防护功能,应该建设比较完善的隧道防护施工系统,特别应该关注施工现场的检测和科学管理。在现场施工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应该注意超声波的使用,对于台车最高处到防水板之间的距离进行精确的计算,然后对混凝土的压力进行计算,这样才能测算台车内部的混凝土的压力,在混凝土压力基础上也可以算出混凝土的高度。
3.3铁路路基施工的防护
铁路路基施工边防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也应该对关键工序的监控进行严密的检测。边坡防护工作正常情况下都在铁路路基的两边,这就可以避免对路基产生不良的问题,保证路基的安全。边坡岩石如果出现滑落和滚石一般都是岩石自身性质和特定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边坡工程要根据地质的施工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才能控制控制差异,保证边坡的安全和稳定。所以在边坡防护关键工序监控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岩石的勘探和试验和支护稳定进行周密的计划。路基支撑技术的应用,在监控管理中应该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保证支护系统的稳定,这样才能保证题录运行的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铁路桥梁路基隧道关键工序技术的使用对于铁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施工部门应该对铁路的监控技术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结合,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最终就可设计出满足工程监控要求计算机系统,为铁路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于洋.铁路桥梁工程路基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及其关键工序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3):138-139.
[2]黄芸.铁路桥梁路基隧道建设质量控制与关键工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5):105-107.
[3]牛文明.铁路桥梁路基隧道关键工序监控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2):91-92.